胆囊癌 临床中经常碰到 阿公阿婆来院就诊时, 一进入诊室就说 “医生, 我的胆结石胆囊炎毛病又发了!”, 或者说: “最近肚子胀,没食欲, 我这是不是胃病犯了?” 但经过仔细的诊疗后 却确诊为“胆囊癌”! 这对患者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 一位七十岁的阿婆,有数十年的胆囊结石胆囊炎病史,一直反复发作,但因阿婆心怀种种顾虑一直未能下定决心进行手术治疗。这次终于在家人和医生的劝说下,接受了微创手术。术前,阿婆仍很淡然地说:“我的石头有三四公分大小,二十几年了也没啥呀!”但在术中,医生发现患者胆囊壁、胆管质地僵硬,与肝组织也有粘连,医生们立刻提高了警惕,果不其然,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胆囊恶性肿瘤”,医生们遂为患者改行腹腔镜下胆囊癌根治术。胆囊癌为何如此严重 胆囊癌之所以被称为“癌中之王”,是因为这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恶性肿瘤,具有淋巴结转移早、可直接浸润肝组织、易发生腹腔种植和血行转移的特点。其死亡率也很高,5年生存率5%,平均生存期为5~8个月。远期疗效也差于肝癌和胰腺癌,是名副其实的癌中之王。胆囊癌高危因素通常有以下几种:1.胆囊结石85%胆囊癌患者合并胆囊结石; 2.胆囊组织慢性炎症; 3.胆囊息肉; 4.胆道系统感染; 5.肥胖症和糖尿病; 6.胰胆管异常汇合; 7.胆囊癌家族史。 原发性胆囊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胆囊炎、胆石症、细菌感染、胆汁酸代谢紊乱、胆囊黏膜增生等均与胆囊癌发生相关。此外,高脂饮食、吸烟、嗜酒也是诱发胆囊癌的危险因素。胆囊癌男女发病之比为1∶2.7,平均发病年龄为65.2岁。早期常无特异性的症状,发现时多为晚期,只有尚能进行外科切除者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期。胆囊结石、胆囊息肉不可小觑 根据国内统计,胆囊癌同时伴有胆囊结石患者占31.6%;胆囊癌的发生与结石的大小关系密切,结石直径10mm者,胆囊癌的发生率为1.0%; 结石直径为20~22mm者,胆囊癌的发生率为2.4%; 结石直径30mm者,胆囊癌的发生率为10%。 胆囊息肉直径1cm,恶变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国外有研究表明,胆囊的良性息肉与胆囊腺瘤和胆囊癌之间可能存在发病顺序的关系,通常不典型增生发展至癌需要3~10年。而胆固醇性息肉则不会癌变,所以遇到这类患者大可让他放宽心。总之,6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患有充满型胆结石或有超过1厘米的胆囊息肉或者是瓷性胆囊,需格外注意定期密切复查甚至进行胆囊预防性切除。如果患者接受结石或息肉手术,则需术中送快速病理检查,避免术后确诊为癌而行二次手术。来源: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al/86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