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胆结石化石丹配方温里祛寒类药膳配方

时间:2021/5/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治疗胆结石——化石丹

药物组成:焰硝(火硝)60g、郁金60g、好肉桂30g,上药捣为细末过箩,每次服6g,午、晚饭后各服一次。

主治:胆石症。

我从年到现在(年)用此方治疗了13~14例胆石症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经检查:有的患者胆结石已消失,有的结石体积已缩小或数目已减少。

如驻大同部队某X军副参谋的爱人李某,是一例较重的胆石症患者。当时患者颜面苍黄,口苦咽干,善太息,恶心呕吐,寒热往来,每至下午和入夜后右胁下阵发性剧痛(胆绞痛),非常痛苦。我先是处以联合方组,即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桂枝加芍药汤等方剂调理全身的气血后,再给予“化石丹”治疗,患者之后就痊愈了。

顺便谈谈泌尿系结石。我常在此方的基础上加海金沙30g,嘱患者用猪苓汤送服,猪苓汤用量:猪苓12g、茯苓15g、泽泻10g、滑石10g、阿胶10g(烊化)。

曾治一例右侧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名叫贾某,是原大同医专校长的弟弟,经他介绍找我诊治。患者当时的主要症状就是腰痛,我当时就处以“猪苓汤”冲服“化石丹”。服药半月后,患者疼痛次数减少,后坚持服药三月余,结石排出,腰痛症状消失。后来患者带着排下的结石来访,结石呈淡黄褐色,有半粒黄豆大小,毛糙不齐。

还有一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叫赵某,某卫生局局长,医院住院治疗。他也是腰痛剧烈,我亦处以“猪苓汤”送服自拟“化石丹”。后来此患者也排出来了结石,至今身体一直很好。

温里祛寒类药膳配方

吴茱萸粥,中医药膳名。为温里祛寒类药膳配方。

操作方法

吴茱萸2g,粳米50g,生姜2片,葱白2茎。

吴茱萸

粳米

做法

将吴茱萸碾为细末。粳米洗净先煮粥,待米熟后再下吴茱萸末及生姜、葱白,文火煮至沸腾,数滚后米花粥稠,停火盖紧焖5分钟后调味即成。

作用

温脾暖胃,温肝散寒,止痛止呕。

治疗疾病

脘腹冷痛,呕逆吞酸,中寒吐泄,头痛,疝气痛等症。

特别提示

吴茱萸气味浓烈,温中力强,故用量宜小,不宜久服。一切实热证或阴虚火旺者忌服,孕妇慎服。

中医原理

本方以吴茱萸、粳米为主料。

吴茱萸辛苦性热,气味芳香而浓烈,主入肝、脾、胃、肾四经。其辛散苦降,气浮味沉,长于温肝胃、下逆气、解郁滞、散冷积、止疼痛,尤以止痛、止呕的作用最为显著,为治胃寒呕逆之要药。《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温中下气,止痛。”《本草纲目》则明确指出:“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湿解郁之功也。”本膳用吴茱萸温中降逆,暖肝止痛为主。生姜、葱白皆为温胃散寒止呕之圣药。

葱白善通阳气,能上能下,彻内彻外,无处不到,外可解六淫时行之邪,内可通胸腹三焦之气,温中止呕的作用虽不及生姜,但通阳散寒之力较强。

该方以吴茱萸为主,但其味苦气烈,燥热而有小毒,配粳米、葱、姜为粥送服,既可缓其燥苦烈性,又能强化温中散寒之功效,心腹冷痛连及胁肋之吐泻者用之最宜,为寒滞吐逆,肝气乘脾之良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al/97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