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专科医院 http://www.paisufa.com/m/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24节气,是中国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的特定节令,它反映了时候、气候、物候等三候变化。斗转星移,花开花谢,本专辑将以每一节气的代表性草木为主线,呈现四季插花之美。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首,梅为花之魁,由此开启节气插花专辑之首篇。 Part1 花中之魁,识梅 梅花位列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象征着高洁坚毅的品行。 梅花,蔷薇科杏属木本植物,原产中国南方,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适合种植,多在早春1-2月开花。梅花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品种繁多,部分杂交品种已成功引种到北方,花期较晚,华北3-4月开花。 蜡梅,俗称腊梅、黄梅,属蜡梅科蜡梅属木本植物,原产于我国中部,在北方也能生长,花期11月至翌年3月。蜡梅花金黄似蜡,迎霜傲雪,岁首冲寒而开,比梅花开得还早,且久放不凋,香气浓而清,艳而不俗。虽然蜡梅与梅花在植物学上亲缘甚远,但因其文化内涵相近,一同成为中国传统的名贵观赏花木。 中国人对梅的喜爱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宋代是中国古代艺梅的兴盛时期。南宋诗人范成大著有我国最早的梅花专著《范村梅谱》,书中罗列了12种不同梅的品性,其中就包含蜡梅: “蜡梅,本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蜡梅。” “蜡梅香极清芳,殆过梅香,初不以形状贵也,故难题咏。” 赏梅,不仅是看花,更看梅枝的形态。故范成大曰:“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 北宋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植梅放鹤,更有《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句,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Part2 岁朝清供,插梅 春节俗称过年,恰逢立春前后,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始于腊月初一,终于二月初二,岁朝即正月初一,是春节的高潮。清供,即陈设于案头的清雅物件,包括插花、盆景、时令水果、奇石、古玩、文具等等。岁朝清供这种古老的习俗,源于祀神的遗风,随着插花的兴起,在唐宋时期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为的是洗去冬日尘埃,感受春意,并为新年祈愿。 人们对梅的喜爱,从踏雪寻梅、山野赏梅、庭园植梅到请梅进室、折梅入瓶、清供于案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又与梅花共岁寒,新年好,有茅柴村酒,荠菜春盘”(元谢应芳)。将新年的美好期许寄寓催春的腊梅、迎春的红梅,岁朝清供中,梅是最主要的花材之一。 岁朝图为庆贺春节而创作的节令画,以清供题材最常见,由此我们可追溯一下古人插梅过年的场景。 明代岁朝图 《岁朝清供》(明,陆治) 花材:梅、山茶、蔷薇果、水仙 配饰:百合、柿子、谷子、如意 此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主体为梅花、山茶、蔷薇果的瓶插,搭配前端稍低的水仙盆,有岁朝春韶之意,散落着百合、柿子、一盘谷子和一柄如意,取其谐音为百年好合、事事如意、福寿绵长。这里瓶花的形式是明代文人花的代表,岁朝清供的常见体裁也可见一斑。 清代岁朝图 年春节期间,北京故宫博物院曾举办了“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的特展,从展出的岁朝图中,依稀可见当时岁朝清供的场景。 《岁朝图》(局部,福贵,清) 滑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