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经能成佛吗持咒能成佛吗念佛能成佛吗辩证

时间:2022/8/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头上白癜风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511/4621607.html

民最近因为我大舅得了胆结石,而我又恰好辞职在家,闲来无事,就开始诵地藏经,为我大舅回向,希望他的结石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小,最后排出体内。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今天在诵经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今天分享给大家。

01王凤仪先生简介

民国时期,有个善人,他的名字叫王凤仪。

后人都叫他王善人,王老师。其实这个人没有上过学,没有接受古正规的教育,为何还被称为老师呢?

王凤仪善人

王凤仪先生,年少的时候,父亲去世的早,后来给父亲守了三年孝,得了个孝子的美名,也在此期间开了窍,悟道了性理化性驱病的方法,并且成果显著。他为了使女子明白道理,昌明家教,致力于兴办女子义务学校。他所兴办的女义学一时间遍及“白山黑水”之间和长城内外。晚年又提出“崇俭结婚”、“储金立业”和创办“新捉村”。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在那君权、夫权、族权横行的年代,敢于提出并实行“翻转世界,重立人根”。几十年间,他创办了七百余所女子义务学校,推助女子教育的发展,被人们誉为“王善人”。

02王凤仪先生如何看待念佛诵经

对于学佛信佛,王老先生看法也有独到之处,如果不是从寺庙的法物流通处请回王老师的书的话,看到一些话,依着我以前的脾气和狂热,必然是要说他是谤佛、谤法的。王先生对于学佛,认为应当“知行合一”,他说:“学道的人,不去学佛,先去修庙,是叫佛把他支使远啦!念书的人光念不行,是叫书把他支使远啦!学道德的人,光讲道不行道,是叫道把他支使远啦!我知道一位古人就学一位古人,知道一位今人就学一位今人,知道一个字,就行一个字,才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甚至对于读诵经典也是有不同于常人的理解的,而是与儒学的看法一样:“世人都说念经是修好,只念不修哪能好?吃素的人,人称他为善人,其实吃素只是了断回圈,你不吃它,它不吃你。”这与达摩《血脉论》所说“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的论述完全一致。

江希张问:“老先生认为,注《金刚经》的能成佛呢?还是讲《金刚经》的能成佛呢?”

王凤仪先生回答:“注的、讲的都未必成佛,行《金刚经》的才能成佛。”

王凤仪先生的回答,虽然精妙,可是很多人无缘见到,即使见到也未必有觉悟,依旧会为了所谓的功德,去用功利心诵经的。

心经

王凤仪先生还说过:“佛是人的榜样,照佛说的去做,才能成佛。天天讲佛,日日说佛,显示自己知道的多,那是学‘好’,不是学道,象开个谎花,不能结果。”“人天的诸神诸佛,都眼睁睁的盼着人们,体他的志学他,可惜世人都不肯去作呢!”只说不行,“开个谎花,不能结果”,点出了我们文化的病灶。

现在佛学圈就是这么个情况,大师们都是说,哪个经功德很大啊,一定要多读。这其实也没有错,毕竟经典上也是这么说的,可是我们上班族,该怎么修啊,晚上回来,打扫下卫生,七八点钟了,再稍微洗漱娱乐一下,就是休息时间了,那该咋办啊?

03正确理解佛法奥义,合理安排时间

佛法是“心地法门”,由修心性处着手。

我个人理解,小乘经典是针对我们自性弊端的基础教科书,而大乘经典则是升华,小乘经典多注重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名词名相和义理方面的讲说。而大乘经典则是表彰榜样,帮我们树立目标。

莲花

如果要下手的话,我觉得一定要从小乘下手,夯实基础。而大乘经典所说的内容则应该是选修课。因为“打铁尚需自身硬”,“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如果没有相应的基础,一上来就学大乘,很多内容也不理解,而且看到佛经里,对很多菩萨的功德讲述,大家也不会相信,因为释迦佛自己就说了,“不可思议”,即使信了也是人云亦云,碰到境界现前,就会像地藏经说的那样,“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

佛菩萨

倘若碰到有人自寻短见,我们想学菩萨行,去劝导对方,我想很多人往往一上来就会说,想想你的父母,想想你的朋友,想想这个那个的,倘若人但凡有一丁点的希望,没有人会自寻短见,这个时候,不劝还好,说不定他自己一怂就不敢死了,这个时候,说这些话,让对方一听,哎呀,我恰恰就是因为他们给我压力太大,才想轻生的,这一说跟火上浇油似的,好事没办成,反而变相的成了杀生。

我跟很多学大乘的佛友交流过,哎呀,智慧没开,那逮谁训谁的傲慢劲,可算是比释迦佛在世还牛,尤其是我这样晚婚的,让她一顿训,直说我不孝,不懂事。可是这几年,这位大乘的佛友倒好,孩子离婚了,跟亲家闹得不可开交,这可真是懂事啊!

04念经、念佛、念咒都能成佛,也不能成佛

这个成佛需要两个要素,一个是得有成佛的福德,第二个得有成佛的功德,缺一不可。

念佛、念经、念咒是能够帮我们提升功德,增长福报的,这个不假,但是倘若用一个贪婪的心去做这些事情,反而没有任何功德可言了。再说了,念那么多遍经,念那么多佛,念那么多咒,很多人的脾气还是原来那样,那学的哪门子佛啊?

倘若是退休老干部还好些,有钱有闲,可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就各种方面的压力,能有个信仰寄托一下,让自己还能有希望,这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要各种的上纲上线就有些吹毛求疵了。

磨砖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

文章最后,又要引用南怀瑾先生的话来做落幕了,希望大家可以好好的甄别,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美满,也希望读这篇文章的朋友,能够祝福我的舅舅早日康复。

我常常告诉人,世界上有两种学问不要去碰,第一是佛学,第二是《易经》--中国文化的根根。如果有人碰这两种学问,钻进去一辈子不容易爬出来,所以最好大家不要去研究。不过,这两样学问有两种人可以研究,一种是有第一流超人的智慧、能力的,其次是完全没有读过书的,一张白纸,那也可以研究。至于中间的一般人,最好不要去摸;万一要研究的话,最好学一半,不要钻到底。如果这两门学问,任何一门钻到了底了,你就变一个废人了。我呢,还是半个废人。所以要了解佛教、了解佛学、了解佛法,这三方面太难了。

我是一个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希望传统文化能够更多地帮到所以的朋友,大家如果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觉得我的文章能让人受益的话,就请点赞、收藏、转发,让更多的朋友看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bj/128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