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指在影像学中表现为直径3cm的孤立性或多发性肺磨玻璃影灶,半实性或实性病灶。 参考中国和亚太肺结节诊治共识和评估指南,对于肺结节的随访管理有以下建议。 孤立性直径8mm实性结节的管理 图2直径8mm结节随访流程 建议1:结节直径≤8mm且低危险因素者 ①结节直径≤4mm,依临床判断和患者意愿行年度CT随访; ②结节直径4mm且≤6mm,每年低剂量螺旋CT(LDCT)评估,如无变化,可依临床判断和患者意愿行年度随访; ③结节直径6mm且≤8mm,应分别在6~12个月和18~24个月行LDCT评估,如无变化,依临床判断和患者意愿行年度随访。 建议2:中高危险因素,直径≤8mm结节,依结节大小行LDCT随访 ①直径≤4mm,12个月行LDCT重新评估,此后依临床判断和患者意愿决定; ②直径4mm且≤6mm,如6~12个月随访没变化,在18~24个月随访,如稳定,依临床判断和患者意愿转为年度检查; ③结节直径6mm且≤8mm,分别在3、6、12个月行LDCT评估,如稳定依临床判断和患者意愿转为年度检查。 孤立性直径8~30mm实性结节的管理 图3 直径8~30mm结节随访流程 建议1:由具备PET/CT、鉴别诊断(如肺结核)等检查项目、活检(外科手术或微创)医院管理。 建议2:直径8mm的未定性孤立实性结节,在下述情况时进行系列LDCT扫描随访 ①临床恶性肿瘤概率很低(5%); ②穿刺活检未确诊和PET显示为非高代谢病灶; ③充分告知存在进展的风险后,患者选择非侵袭性管理方法。 建议3:随访期在3~6个月、9~12个月、18~24个月行薄层或LDCT,此后依临床判断和患者意愿决定。 建议4:对中度恶性概率(5%~65%)者可考虑PET/CT,以便在手术切除或持续随访前明确结节特性。 建议5:对直径8mm未定性孤立实性结节,且为高度恶性概率(65%)者,PET有术前疾病分期、排除转移的作用。 建议6:对直径8mm未定性孤立实性结节,有以下情况建议非手术活检 ①临床(预测)恶性肿瘤概率为中度(5%~65%); ②临床(预测)恶性肿瘤概率和影像学特征不一致; ③疑诊为需特定治疗的良性疾病,如结核; ④患者被充分告知后,仍希望在术前证明是恶性肿瘤,尤其是当手术的并发症风险高时。 建议7:对直径8mm未定性孤立实性结节,中低手术风险,有以下情况者建议手术诊断 ①临床恶性肿瘤概率高(65%); ②系列影像学证据显示结节生长; ③PET/CT上显示为高代谢病灶; ④非手术活检为可疑恶性肿瘤; ⑤患者在被充分告知后,愿意接受手术诊断。 建议8:对直径8mm未定性孤立实性结节,若患者选择手术活检,建议微创手术。 建议9:临床医师在提出备选方案前,应表明倾向性建议,并酌情考虑家庭意见。 孤立性非实性结节管理 建议1:直径≤5mm非实性结节,依临床判断和患者意愿行年度CT随访。 建议2:直径5mm非实性结节,每年CT随访,至少持续3年,此后依临床判断和患者意愿决定。 孤立性部分实性(混合性)结节管理 建议1:直径≤8mm的孤立性部分实性结节,建议3、12和24个月行LDCT随访;无变化者依临床判断和患者意愿行LDCT年度随访;如有症状或有细菌感染征象时,应考虑经验性抗菌治疗后随访。 建议2:直径8mm孤立性部分实性结节,3个月CT随访,适当考虑经验性抗菌治疗;如结节持续存在,可采用非手术活检和/或手术切除评估,另选择PET扫描进行术前疾病分期。 多发性结节管理 建议: ①每个结节需分别评估其恶性度; ②尽管PET较难鉴别直径≤8mm结节的性质,但有助于指导术前评估; ③新技术,如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可以在一次操作中对多个较小周边病灶进行活检和组织病理学评估; ④对于有1个主导结节伴随1个或多个其他小结节,建议对每个结节进行单独评估; ⑤不轻易排除根治性治疗可能; ⑥酌情行病理学检查以确认是否为转移灶。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物联网辅助肺结节诊治专家组,物联网辅助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国际呼吸杂志.,37(8):-. 共识原文请见“阅读原文” 亲,记得get重要指南? ?亚洲共识指南:肺结节的评估 对话框回复“肺结节”获取指南全文 ?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对话框回复“急性肺栓塞”获取指南全文 ?中国晚期原发性肺癌诊治专家共识(年版) 对话框回复“原发性肺癌”获取指南全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对话框回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获取指南全文 ?肺功能检查指南 对话框回复“肺功能检查”获取指南全文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如何治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