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白癜风,应如何正确对待?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ingyinfenxi/3480.shtml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 曾刊载了一副描述痛风之痛的漫画 仿佛一个恶魔在撕咬足趾 足趾又红又肿、扭曲变形 那痛风到底有多痛呢? 痛风被许多人认为是“天下第一痛”。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医生托马斯·西德纳姆将痛风描述为: “凌晨两点光景,他在大脚趾的尖锐疼痛中惊醒,起初尚和缓的痛感愈演愈烈,一会儿是韧带的剧烈拉扯撕裂,一会儿是噬咬般的疼痛,一会儿又是压迫感和收缩痉挛。 与此同时,患处的感觉如此尖锐切肤,就连被子的重量都变得难以承受,若有人在房间走动发出声响,也会感觉忍无可忍。” 相信有过痛风经历的人都会有这种撕心裂肺的感受。 痛风是怎么产生的?痛风的产生,和高血尿酸有极大的关系,那么尿酸是谁生成的呢,主要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摄入富含核蛋白等食物,这种外源性的实际只占人体尿酸总量的20%,另外80%是人体自身核酸的氧化分解生成。 有产生就有排泄,不然生成和排泄失去平衡就会造成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增高,人体的尿酸从哪儿排出的呢,约有70%是通过肾脏排出,剩下的是通过肠腔分解,80%-85%的患者是肾脏排泄不足引发的痛风。 一旦血液中的尿酸在血液里达到饱和浓度,多余的尿酸就会以一种叫做单钠尿酸盐晶体的形态存在,并沉积在关节滑膜、软骨、肌腱腱膜等组织。 尿酸盐晶体具有白细胞趋化特性,也就是白细胞总是和尿酸盐晶体不对付,发现它就想吞掉它,结果呢,却放出了水解酶,把白细胞自己损伤,刺激产生滑膜血管扩张,导致组织发炎,痛风就开始发作了。 痛风为何越来越多?除了痛风家族史遗传因素、患有肿瘤进行化疗或者长期服用利尿剂,以及肾功能不全人群外,与生活习惯也分不开,其中6个原因,一半与吃有关系。1肉类饮食太多了我们的祖辈都是以谷类食物为主,但现代人多以肉类食物为主。 大量肉类食物中的嘌呤,就会转化为尿酸,大大超出了生理代谢和排泄能力,导致高尿酸血症,所以痛风的发病率迅速升高。 2甜饮料喝的太多大部分甜饮料中都含有“果葡糖浆”,而痛风发作和果葡糖浆的摄入量,存在正比关系。 3喜欢吸烟和喝酒喜欢吸烟和喝酒,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喝酒之后的代谢产物是乳酸,乳酸会和尿酸在肾脏竞争性抑制其排出。戒酒很关键,所有的酒类都会诱发痛风,尤其是啤酒。 4体重超标肥胖人群更容易高尿酸,毕竟大部分都是吃的太好,大鱼大肉、甜饮料,但运动不足。 5运动的太少适量的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废物的排泄,其中就包括尿酸。 6过度劳累,作息紊乱疲劳和作息紊乱导致机体能量大量消耗,代谢废物堆积,干扰了尿酸的排泄而诱发痛风发作。 预防痛风的生活方式 一、多喝水,促进尿酸排泄防尿酸升高的首要任务是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要保证尿量在ml以上,差不多相当于两瓶多矿泉水。 二、饮食有序,吃走多余尿酸要注意肉类摄入量,每天不超过g,优先选择鸡、鸭、鱼肉(淡水鱼哦),猪、牛、羊肉适量,要避免: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 优先选择蔬菜、豆制品,摄入量每天-g,这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还能减肥。虽然大豆是高嘌呤食物,但做成豆制品后嘌呤含量大大降低,痛风病人也是可以适量吃的哦。 三、治肾病,勤监测由于尿液的排泄主要由肾脏负责,当肾脏出现病变时,就会影响尿酸代谢。因此,在体检时,一定要注重肾病的检查。此外,不少人尿酸高了没有症状就不治疗,但医学上只要尿酸超过μmol/L,不管是否引发了痛风,都应该服用降酸药,把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这需要引起注意。 四、动静结合,预防并发症痛风在未发作时动,在发作时静。适当的做些温和有氧运动,能促进尿酸水平排出体外,降低体内尿酸水平,有效预防痛风急性发作,降低痛风患有率。 平时可选择散步等运动方式,每周4~6次,每次30分钟左右,以不损伤关节、不感到疲劳为最大的原则。 当痛风急性发作期时,切记,保持绝对的静养,以免给关节带来负担,加重病情。 如何治疗痛风? 现代医学从病理生理学机制深入研究,认为痛风不仅仅是一种影响到关节的疾病,而且与心血管、肾脏病、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关系密切,甚至是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的炎症性疾病。对于急性发作和慢性迁延的患者,除了健康生活方式外,药物干预也不可少。 01急性期主要缓解疼痛。常用的药物非甾体抗炎止痛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止痛药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期痛风关节炎发作的首选药物,可以缓解90%患者的疼痛,5-7天后症状缓解,但是有胃肠道溃疡、肾脏损伤等情况应避免使用。 其次是秋水仙碱,被称为复发痛风的“口袋常备药”,但其服用方式复杂,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相差甚小,不良反应常见,不宜把握。糖皮质激素在1-2个大关节受累时可行关节腔内注射,多个关节是主张口服,不宜长期使用,并发症明显。 02慢性期主要是血尿酸达标。对正在进行降尿酸治疗的患者,血尿酸水平应长期保持在μmol/L以下,以促进尿酸盐溶解,减少新结石形成,对于严重痛风患者(如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则目标值应μmol/L,直到所有尿酸盐晶体溶解和痛风完全缓解。但是也不能把血尿酸长期降至μmol/L。 控制尿酸的药物目前主要有二类: 促进尿酸排泄的有苯溴马隆、丙磺舒等,适合每天尿酸排泄量相对不多且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但容易产生尿路沉积尿酸盐结晶,肾功能不全者禁止服用。碱性药物(碳酸氢钠)可以提高尿液PH值增加尿酸溶解度来促进尿酸排出,服用时注意多饮水。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包括别嘌醇和非布索坦,别嘌醇是一线抑制生成的降尿酸药,亚洲人应警惕过敏反应,如别嘌醇效果不佳,也可用非布索坦。 痛风的危害到最后往往是波及多个脏器,并发多种代谢疾病,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因此,早预防、早发现,规范全程治疗更有助于恢复我们的健康。 总而言之,痛风患者要管住嘴,迈开腿,积极配合治疗,才能真正把身体调整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bj/70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