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东小学预防肺结核传染

时间:2018/9/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预防肺结核传染

现在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学校是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召开预防肺结核传染病的主题班会,通过讲述肺结核的传播途径、症状特点、以及最重要的预防措施,让学生做到了解肺结核、不怕肺结核、尽早预防肺结核。

01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这是结核病人的主要传播途径。痰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喊笑或唱歌时喷出大量含有结核菌的细小飞沫被健康人吸入。

尘埃传播:痰菌阳性结核病人随地吐痰,痰液干燥后菌与尘埃飞扬在空中被健康人吸入。

接触传播:痰菌阳性结核病人的生活用品粘上了结核菌,接触这些物品的人可能被感染。

垂直传播:患结核病的孕妇其体内的结核菌可通过脐带血液而进入胎儿或因胎儿吸入含有结核杆菌的羊水而感染。

02

症状特点

(1)主要症状:连续咳嗽、咯痰超过2周,并或有咯血、痰中带血和胸痛。

(2)其它常见症状如:低热、盗汗、疲乏、食欲减退、消瘦。

03

尽早预防

生活有规律:避免长期过劳和精神紧张,饮食均衡,适当进行锻炼,增强抵抗力。

预防与结核病有关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可使结核病发生机会增加4倍。又如艾滋病,可使结核病发生机会增加30倍。其他如矽肺、胃肠道疾病、肿瘤、器官移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对高发人群进行预防性治疗,其重点对象是新发现的排菌肺结核病人家庭内受感染的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和结核菌素试验反应≥15mm或有水疱的成员。

防止结核菌传播

  1)减少结核菌播散:加强健康教育,使大家懂得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因其是呼吸道传染),养成人人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结核病患者的痰应进行焚烧或药物消毒处理;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嘴或戴口罩,不要近距离面对他人大声说话;病人所用物品应经常消毒和清洗。

 2)减少环境中结核菌的浓度。结核菌容易在通风不良的较密闭环境(如冬季居室内、拥挤的集体宿舍或工棚)中传播。因此要养成定时开窗通风的习惯,尽量让日光进入室内。

3)注意隔离,减少接触传染源。隔离排菌肺结核病人,其不要到拥挤的人与人接触频繁的场所活动或工作。家庭成员中的病人,除积极治疗和经常通风换气外,最好单独住一室,无条件者也要分床睡。

4、为儿童接种卡介苗

接种卡介苗可以使儿童产生一定水平的特异性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或在感染自然结核菌时限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细菌数量,起到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血行播散性严重结核病的作用。接种对象为新生儿。

在主题班会结束后,学生们自己制作了各式各样的手抄报,张贴在教室,时刻提醒大家注意预防。

李宗晖

赞赏

长按







































白蚀症
白颠的症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by/50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