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压力将逐步减缓制造业投资望延续回

时间:2016/4/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经济下行压力将逐步减缓制造业投资望延续回升

“随着国际经济状况趋于改进、短时间需求冲击逐步消弱、改革和稳增长政策效应开始释放,经济体系内在的积极因素正在积累。”4月10日,在国务院政哪家医院医治白癜风最专业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部长余斌表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将逐步减缓,“若不出现较大意外冲击,全年有条件实现GDP增长7左右的预期目标。”  国际经济环境将略好于去年,制造业投资有望延续回升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需求侧趋势性放缓的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企业去库存和通缩预期增强等因素相互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回顾去年我国的经济表现,余斌认为,虽然经济增速还没有滑出公道区间,但部分效益指标降幅较大,工业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幅明显回落。他同时表示,我国经济总量大幅度上台阶的趋势并没有由于经济增速的着落而减弱,“减速不失势”。  展望2015年中国经济,余斌分别从外贸、投资、消费3方面进行了分析。  “今年,国际经济延续分化态势,但总体上向趋好或趋稳的方向发展,整体环境有望略好于去年。”在余斌看来,欧央行正式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加大、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企稳等因素,将使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短期内有所下落。“预计今年出口增长7左右,不宜对出口短时间波动过于耽忧。”  投资方面,重化工业产能整体过剩、房地产市场调解、汽车生产进入相对低增长期的背景下,制造业投资中长期调解仍未结束。“今年1—2月,企业设备投资增长15.5,比去年全年增幅提高3.3个百分点,呈延续回升态势。”余斌认为,推敲加速折旧、出口趋稳等短时间积极因素,预计2015年制造业投资有望增长11左右。  消费方面,居民消费整体将出现稳中趋升的态势。“推敲储蓄率较高、物价下行,和信息等新消费形态的延续较快增长等积极因素,预计2015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余斌说。  引导过剩产能逐步退出,推动经济转型再平衡  面临“3期叠加”,中国经济出现出增长动力不足、效益指标着落的局面,经济运行将延续承压。余斌分析道,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大量过剩产能不能有效退出,供大于求导致竞争日趋剧烈和PPI延续负增长,企业利润滑坡,债务负担加重。  “增长阶段转换的本质是实现供给、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再平衡。”余斌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后,需求侧增速在宏观管理下安稳回落,在结构升级中逐步接近新的均衡水平;供给侧受高增长思维惯性、地方保护主义、银行市场化改革不到位等因素影响,调解速度缓慢,与需求侧之间构成明显缺口,“尤其是重化工业需求收缩力度大,产能过剩严重。”  针对这1情况,余斌建议,现阶段的政策着力点应放在加大供给侧调解力度上,通过吞并重组和优胜劣汰引导过剩产能逐步退出,“供给侧减量和结构调整升医治白癜风权威医院级,到达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水平,价格企稳、盈利能力恢复,才能实现转型再平衡,阻止经济下行趋势,避免由减速恶化为失速。”  PPI降幅将逐步收窄,房地产增长前景依然较好  到今年3月份,PPI已连续37个月负增长,这是否是意味着中国面临着通缩压力?“3月份,我国CPI上涨1.4。如果综合推敲CPI,不能说中国经济面临通缩。”余斌答道。  “国外的通缩,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货币供应不足或流动性着落带来的物价水平整体着落;中国之所以过去延续PPI着落,1是由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着落,2是由于供给侧一直处在过剩。”余斌进一步分析道,现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逐步企稳、供给侧调解步伐也在逐步加快,PPI降幅将逐步收窄。  近期,我国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了新的信贷、首付比例政策。余斌认为,这会对房地产销售增长产生一定积极作用,并适当改进投资预期。“政府出台政策,并不是要让房地产市场重新回到高增长的轨道,而是为了减缓市场波动,引导它到达新的状态,实现软着陆。”  2013年,我国城镇户均住房到达一套,市场格局开始从过去的供不应求转向供求基本平衡和局部过剩。2014年,房地产投资增长10.5,比上年回落9.3个百分点。“预计2015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到7左右,与去年相比降幅明显收窄。”余斌同时表示,这并不是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已没有发展空间了,而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还能保持7—8的投资增速。作出这1判断,余斌的根据1是中国目前约55的城镇化率与基本实现城镇化70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2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也会带动购买力的提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by/9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