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货南北货是小路年新增栏目,我们将分享自然教育行业干货,带你了解行业动态,思考行业现状,分享行业案例,提升自然教育工作者的自我修养。“本土植物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本土植物?上海又有哪些本土植物?本期南北货,跟着小路一起走进本土植物的世界。 奔波穿梭在魔都的大街小巷,不知你是否留意过路边的行道树?信步闲游于魔都的城市公园不知你是否仔细观察过小树林中的一草一木? 或许你知道它们的名字——香樟、梧桐、樱花、海棠、银杏、玉兰、紫叶李、桂树、石楠、八角金盘……但你知道这其中,哪些是上海的本土植物,哪些又是“外来客”者吗?什么是本土植物?本土植物,就是指本地区原有天然分布的植物种群,或许我们也可以将它们称为魔都的“原住民”,也许它们没有法国梧桐高大繁茂,没有日本樱花绚烂夺目,但它们却始终顽强的生长在田间地头,生长在你未曾注意的角落里。不如我们来考考眼力,不知你是否在哪里曾见到过这些本土植物呢? 1舟山新木姜子樟科新木姜子属稀有种,分布范围浙江舟山群岛普陀与桃花两个岛屿,上海崇明佘山屿。春天幼嫩枝叶密被金黄色绢状柔毛,在阳光照耀及微风的吹动下闪闪发光,俗称佛光树,冬季红果满枝,与绿叶相映,十分艳丽。 2青冈壳斗科青冈属小路第一个联想到的是青山冈昌……(不小心暴露了二次元属性),别称橡树、橡子树。青冈树五月开黄绿色花,叶子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还称为气象树。 3苦槠(zhū)壳斗科锥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生于密林中,常与杉、樟混生(大家可以在这两种树旁找找吼)。然后同学们重点来了(敲黑板)——苦槠果实的外表与板栗类似,种仁富含淀粉,浸水脱涩后可制成苦槠粉,进一步加工可制成苦槠豆腐、苦槠粉丝、苦槠粉皮、苦槠糕,是防暑降温的佳品。有人吃过吗?好吃吗? 4构树桑亚科构属构树花期4-5月,柔荑花序(可食),远看像是杨树,果期7-9月,橙红色,远看像是杨梅,因此又有别称“假杨梅”。这个怎么看都和“杨”很有缘的树没想到却姓“构”! 5枸骨冬青科冬青属别名“鸟不宿”,“猫儿刺”,这种枝叶稠密、骨骼清奇的常绿灌木/乔木,入秋后会结出累累红果,经冬不凋、鲜艳亮丽,想想看,白雪绿叶红果……没错!它也是圣诞节装饰的上佳选择呦! 6虎耳草虎耳草科虎耳草属还记得《边城》中的虎耳草吗?“翠翠不能忘记祖父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白日里拉船时,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虎耳草已极熟悉。崖壁三五高,平时攀折不到手,这时节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没有想到沈从文笔下爱情的象征在公园里随处可见~ 7艾草菊科蒿属当我们在一片野地里找艾草的时候,总有小伙伴把它和野胡萝卜的叶子搞混……其实艾草有非常明显的特征,比如独特的气味,比如叶片背后有白色绒毛…… 8荠菜十字花科荠属荠菜是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朋友,因为大多数人看到的荠菜都是它被碎尸万段水煮油煎后的“尸身”,所以很难把荠菜和路边常见的,有着可爱的心形“叶子”(其实是果实)和星点白花的植物联系起来。其实我们常吃的荠菜是荠菜的幼苗,开花结果后的荠菜叶子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此时茎和叶的味道微苦。 9马兰菊科马兰属想必大家都看出来了,草本的本土植物早已被我们机智勇敢的劳动人民开发出各种各样的用(chi)途(fa),马兰当然也不可避免的被我们的口腹宠幸,若说马兰的别称马兰头你一定会恍然大悟吧——哦!原来就是那个“马兰头拌豆腐”、“马兰头菜粥”、“香干马兰头”、“马兰头鸡蛋饼”里的那个“马兰头”啊!(友情提示,想了解更多马兰头的故事,请戳:图看自然·应时而食 食野之蔬) 10宝盖草唇形科野芝麻属春天的野地,宝盖草那紫色的唇形花格外显眼,宝盖草茎上部半圆形的叶子两片对生,组合起来就像古代帝王驾车打仗时,随从撑起的华盖,宝盖草因此而得名。 11救荒野豌豆豆科野豌豆属“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其中的“薇”,指的就是这种野豌豆。听其名字,可以见得作为救荒食物,可食用,但其实它是有毒的,特别是花果期。如果真馋了,还是老老实实去菜场买豌豆吃吧。 12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属对于蒲公英,也许大部分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便是它的种子,蒲公英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生命,吹蒲公英的种子,可是儿时的一大乐趣之一。蒲公英作为春季野味之一,可作为餐桌美味,你有尝过吗? 13杜鹃杜鹃花科杜鹃属白居易在《山石榴寄元九》写道:“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其中的山石榴即杜鹃花,可见古人对杜鹃之喜爱。杜鹃总成片出现,给人以山花烂漫之感。 14海桐海桐科海桐花属海桐在上海的街道边很常见,平时不起眼的海桐,春季开的白色小花,凑近了然后深深吸一口气,清爽中带有一丝甜味,是属于春天的味道。秋季开裂出的红色种子格外显眼。海桐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抗性很强,并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可以称作是城市的环保小标兵。 15芦苇禾本科芦苇属芦苇生于江河湖泽、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常以其迅速扩张的繁殖能力,形成芦苇群落。文学作品里,常把人比作芦苇,寓其脆弱,所以有了“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这样的名言。然而,每当傍晚阳光斜射,密密麻麻的芦苇丛,在水面折射出点点光芒,分外迷人,也分外伟岸。 16南天竹小檗科南天竹属听起来好像是某种竹子,其实和竹子没有半点关系。南天竹果期5-11月,其火红的浆果格外显眼,但是南天竹全株有毒,千万不要迷恋果子妖艳的外表,否则…… 17通泉草玄参科通泉草属通泉草的花语是守密(沉默不语),正如同它独特的花型一般——两片唇形的花瓣如微启的双唇,似有满腹心事又欲言又止。生长于海拔米以下的湿润的草坡、沟边、路旁及林缘的通泉草,总是装饰着通向水源的野径,所以即使它不语,它的存在本身却透露了许多信息。 18猪殃殃茜草科拉拉藤属又名拉拉藤、锯锯草,触感如其名。猪殃殃有规律的叶片组合,在茎上形成轮状的排列,给人以运动的节奏感,这种常见的野草,有着别样的美感。据说猪食之则遭殃,故名猪殃殃,其真实性有待考证,想必口感也好不到哪去…… 19酢浆草酢浆草科酢浆草属因为有“幸运四叶草”的传说,当人们遇到三片叶子的草本植物时,总是乐此不疲的在其中翻找四叶草,殊不知或许我们翻找的那丛草并非三叶草本尊。正统“三叶草”其实是车轴草,特征是每片叶子上有白色V字型纹路,而酢浆草由于心形的叶子与色彩可爱花朵非常符合小清新的风格,所以常常被误认为是三叶草。另一种会被误认为三叶草的就是可食用的苜蓿,江浙人也称其为“草头”。 20络石夹竹桃科络石属为夹竹桃科的常绿藤本,叶对生,叶脉羽状,下表面较清晰,稍凸起。常会与之混淆的是“扶芳藤”,后者为卫矛科卫矛属常绿藤本灌木,二者的区别在于扶芳藤叶边缘有顿齿。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保护本土植物知了在落叶树木上产卵,秋冬季节,这些落叶树的小枝条枯萎脱落,掉到地上,知了的幼虫便趁机转移到土里生长发育。近年来,按照上海“冬有绿,春有花,夏有果,秋有果或色”的绿化蓝图,常绿阔叶树成了上海的主要绿化树种,于是知了再难找到那些会掉落地面的小树枝,传宗接代受阻;而知了减少,又会引发伴生昆虫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乃至引起鸟类等生态链的变化。换棵树,可能会改变整个生物群落。原生植物与本地生态息息相关,本乡本土的树种成活率高,还能和当地其它动植物共生,成长成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然而根据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年的调查表明,上海原生植物中约有种分布范围极小、数量稀少的植物很可能已经消失。而外来植物种类却不断增加,从原来的种增加到了种。 因此,保护本土植物刻不容缓,还好我们已经开始行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参与小路自然教育中心探秘上海本土植物活动。 本文图片出自小路自然教育中心路人 荷包蛋往期专栏南北货 如何从自然观察去认识动植物 南北货 自然笔记知多少? 推动自然体验成为公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微店:小路自然驿站淘宝:SWNE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yy/113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