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高温、潮湿的天气下,药品如何储存?药师提醒:不同的药品有不同的储存方法,以防变质药品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药物变质信号如果发现家里药物出现以下现象,代表药物已经变质,必须弃用↓ ●胶囊剂有软化、碎裂或表面发生粘连现象; ●丸剂有变形、变色、发霉或臭味; ●药片有花斑、发黄、发霉、松散或出现结晶; ●糖衣片表面已褪色露底,出现花斑或黑色,或者崩裂、粘连或发霉; ●冲剂已受潮、结块或溶化、变硬、发霉; ●药粉已吸潮成发酵变臭、药膏已出现油水分层或有异臭,均不能使用; ●内服药水尤其是糖浆剂,不论颜色深浅,都要求澄清,如果出现絮状物、沉淀物,甚至发霉变色,或产生气体,则表明已经变质; ●眼药水除了极少数为混悬液以外,一般都要求澄清,而且不得有一点纤维,也不能有混浊、沉淀、变色等,否则可认定为变质; ●注射液不允许有变色、混浊、沉淀或结晶析出等现象。 日常药物储存禁忌既然药物会因储存不当而出现变质的情况,那么如何存放才能有效的延长药物的储存期呢?请注意↓ 1鱼肝油怕光益生菌类怕烫西药基本是化学制剂,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的变质。特别是维生素类和抗生素类药,遇光后颜色会改变,药效也会降低,甚至会变成有害、有毒的物质。 比如最常用的维生素C片剂,如果在变质后服用,就会使人产生胆结石。孩子常用的鱼肝油也很怕光,遇光后药效会降低。 所以对于维生素、抗生素以及氨茶碱、硝酸甘油及各种针剂等,储存时最大禁忌就是阳光,有效避免方法即避光存放。为避免遇光变质,最好应放置在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保存。 酶类可以助消化,益生菌类可以治腹泻,这两类药物是儿童常用药,它们无论在服用还是储存时都非常怕“烫”。 酶类成分为蛋白质,高温下会凝固坏死;益生菌是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高温会将其杀死。因此吃这两类药必须要温水送服,并低温保存。 2丙种球蛋白怕热止咳糖浆怕冷一般药物可于室温(10℃~30℃)下保存,只要是避光、干燥、密闭状态下即可。如果气温常常超过30℃,那么家庭要多加注意药物储存时的温度控制。 一些特殊的药物,如抗病毒的干扰素、增加免疫力的丙种球蛋白、胰岛素注射液等,应该放在2℃~15℃的冰箱冷藏保存,否则容易降低药物的功效,甚至发生变质。低温、冷藏是怕热类药物最适合的储存方式。但千万不要冷冻,因为胰岛素等蛋白质类药品,放在冷冻室里面会变质。 与怕热的药物不同,糖浆类、外用乳膏剂则非常“怕冷”,必须室温保存。专家指出,很多市民习惯性将药物放在冰箱里,但实际上并非所有药物都需要低温保存。 小儿止咳糖浆、抗感冒糖浆等药物,如果放在温度过低的冰箱里,会降低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所服的药物和标注的药物浓度不符合的情况。如果是皮肤外用乳膏剂,一旦温度过低,会导致基质分层,影响药物的均匀性和药效。因此,这些药都放在室温下保存即可。 除此,糖浆类药物在储存时的另一“怕”就是微生物。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相当一部分给孩子吃的药都做成了糖浆,比如小儿止咳糖浆等。这类药物中因为加入了糖,孩子喜欢吃,可一些细菌也很喜欢。如果盖子拧不紧,细菌就容易进入并滋生。避免滋生细菌的方法是拧紧盖子,短期服完。 药师提醒:家庭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储存条件保存药物,温度过冷或过热都对药品储存不利。在阅读说明书时要注意“阴凉处”、“凉暗处”与“冷处”之分。“阴凉处”是指不超过20℃,而“凉暗处”是温度不超过20℃且遮光状态,“冷处”则是指2℃~10℃。 3阿司匹林怕潮中药怕虫以世界上运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阿司匹林为代表的药最怕就是潮湿。有些药物非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湿气和水分,阿司匹林就是一种容易吸潮的药。它吸潮后会分解成水杨酸和醋酸,具有浓度较高的酸性,对胃肠道刺激大幅增加,严重的还会诱发人体胃黏膜出血。因此必须确保密封保存。 特别容易潮解的药品还有酵母片、维生素B1、葡萄糖酸钙及一些含糖多的糖衣片等,胶囊剂也极易受潮。 许多药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药品可出现溶化、发霉、发酵、粘连等潮解现象,此时药物不能继续使用。专家建议平时应尽量将它们放在密闭小瓶内,并置于干燥处保存。 与西药不同,中药则很怕虫。中药多为膏、丹、丸、散类制剂。在制作这些药物时,蜂蜜是常用添加剂之一,所以特别招虫子喜欢。日常家庭储存中药非常容易生虫,所以最好不要大量囤积,吃完再买、少量多次是好办法。 4其他类别药品储存禁忌除上述几个大类别外,还有些常见药在存放的时候有不同的禁忌。部分药品久置空气中易于风化,应密闭保存,如硼砂、硫酸镁等。一些易挥发的药物如红花油、碘酒及含酒精的制剂也要密闭保存。需要密闭保存的药物应放置在玻璃瓶内,瓶口要封严,不能用纸盒贮存,否则易变质。 总之,家庭储存药物不应一个药箱就“一网打尽”,必须先详细研究说明书上储存要求或按照医生/药师指导收藏,否则可能引起药效打折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5不要把药混放在小药盒里现在有些人为了吃药方便,喜欢把一个星期的药或保健品全部放在一个“七天”小药盒里。专家指出,这种把药物混放在一起的做法是错误的。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有严格要求: (1)要有一定的机械性能,能有效保护药品; (2)要有阻隔性能,对水分、气体、光线、气味、热量等有一定阻挡作用; (3)有良好的安全性,无毒、无腐蚀性,并具有防虫、防鼠、抑制微生物等性能; (4)不与药品发生反应 药品本身的包装都经过了严格测试和审批,有利于药品的储存,而目前市面上的小药盒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检测和审批,不具有以上的性能。因此,放弃原来的包装,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及药效。同时,不同的药物混在一起,相互之间容易串味甚至发生反应。 目前大多数药片都采用铝箔独立包装,可以将药片连同它的“小外壳”一起剪下来后再放到药盒里。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北京中科忽悠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yy/11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