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粟粒/结节/团块阴影、灶 描述语及定义: 直径<2mm为粟粒;直径3mm-30mm称之为结节;病灶直径>30mm,称之为团块,>50mm为巨大团块。 相关病变: 粟粒——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特点为3均: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密度均匀)、肺转移瘤(不具备3均特点,一般中下肺野病变较上肺显著;大小不均匀,常可见小结节灶)、肺泡微石症等; 结节——结核球、肉芽肿类病变、肿瘤等;团块---肿瘤等。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典型的三均。 周围型肺癌:病灶最大径>30mm,右肺上叶后段可见一肿块,边缘分叶。 5.空洞性病变、肺气囊、肺大疱 (1)空洞 描述语及分型:薄壁空洞——厚度<3mm;厚壁空洞——厚度>3mm;无壁空洞——干酪性肺结核。 相关病变:肺脓肿、肺结核、肺癌等。如近肺门侧壁厚,可见壁结节,首先考虑肺癌,空洞形成。壁厚度均匀,内缘光整,腔内可见少量液体及低小气液平,多为良性空洞。 肺脓肿:右下肺可见一厚壁空洞,内可见液平,外缘模糊。 癌性空洞:空洞壁厚薄不均,近肺门侧较厚,且可见壁结节凸向腔内。 干酪性肺结核:无壁空洞,多发空洞,呈所谓的「破抹布征」。 (2)肺气囊 病理学为肺内薄壁的充气气腔。常为急性化脓性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等)、外伤、吸入碳氢化合物液体所致。发病机制是实质坏死和活瓣性气道阻塞的综合作用。 金葡菌肺气囊形成是由于支气管周围脓肿,而使终未细支气管和肺泡发生坏死,空气进入肺间质内,加上小支气管内的炎性渗出物,引起活瓣性阻塞,形成肺气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类圆形薄壁空腔,其大小、数目、位置可随时间不同而表现不同,变化快。 (3)肺大疱 肺大疱的壁甚薄,由肺泡的扁平上皮细胞组成,也可能仅为纤维性膜。肺大疱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管腔部分阻塞,产生活门作用,空气能进入肺泡而不易排出,肺泡内压力增高,肺泡间隔逐渐因泡内压力增加而破裂,乃形成巨大的含气囊腔。 多位于胸膜下,大小在15mm以上;有学者认为肺实质内部直径大于25mm的含气囊腔可诊断肺大疱,常见于肺气肿患者。 右肺实质内可见巨大含气囊腔,壁菲薄/无壁,为少见的肺实质内巨大肺大疱;左肺胸膜下可见多个肺大疱。 6.钙化 描述语:高密度点、条状、片/斑片、不规则影/灶。边缘清楚。 相关病变:结核/肺组织胞浆菌病愈后;支气管结石、矽肺等;成骨肉瘤、软骨肉瘤肺转移等;血管壁钙化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yy/35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