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康复职考中级相关专业知

时间:2018/10/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51.粒细胞减少症是指()。

A.白细胞总数<4.O×/L

B.中性粒细胞数<0.5×/L

C.中性粒细胞数<1.0×/L

D.中性粒细胞数<1.5×/L

E.中性粒细胞数<2.0×/L

D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和原虫感染等;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射线、化学物质、药物等理化损伤。

52.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因为基因缺陷导致的肌细胞缺乏()。

A.肌动蛋白

B.肌球蛋白

C.肌钙蛋白

D.抗肌萎缩蛋白

E.转运蛋白

D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原发性肌肉变性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大多有家族史。患者因基因缺陷而肌细胞内缺乏抗肌萎缩蛋白,造成功能缺失而发病。

53.MRI的特点不包括()。

A.多层螺旋

B.多参数成像

C.多方位成像

D.对比增强

E.流动效应

A

MRI特点包括:①多参数成像(MRI是多参数成像,其成像参数主要包括T1、T2和质子密度等);②多方位成像(MRI可直接获得人体的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及任何方向断面的图像);③流动效应;④对比增强(一些顺磁性和超顺磁性物质可缩短局部质子弛豫时间,这使MRI也可以做对比增强检查)。

54.狭窄性腱鞘炎的体征不包括

A.弹响指

B.弹响拇

C.扳机指

D.锤状指

E.握拳尺偏试验阳性

D

手和腕部的狭窄性腱鞘炎,手指常发生在屈肌腱鞘炎,称为弹响指或扳机指,拇指为拇长屈肌腱鞘炎,又称为弹响拇;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在桡骨茎突表面或远端压痛,有的可触及痛性结节,握拳尺偏腕关节时,在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Finkelstein实验阳性)。

55.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要点不包括()。

A.均有明确外伤史

B.多为运动员及体力劳动者

C.膝关节疼痛

D.慢性期可有关节弹响

E.慢性期可有交锁现象

A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多数有外伤史,急性期膝关节有明显疼痛,肿胀和积液,关节屈伸活动障碍,急性期过后,肿胀和积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动时关节仍有疼痛,尤以上下楼、上下坡、下蹲起立、跑、跳等动作时疼痛更明显,严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碍,部分病人有“交锁”现象,或在膝关节屈伸时有弹响。麦氏征(McMurray)阳性,Apley研磨试验阳性。

56.腰椎小关节病变CT表现为()。

A.椎间盘膨隆,有气影

B.黄韧带肥厚和侧隐窝狭窄

C.椎体增生和破坏

D.关节破坏伴软组织肿块

E.椎小关节增生,关节间隙变窄

E

腰椎小关节病变早期显示小关节间隙狭窄、松动;渐而于关节突起处增生,形成骨刺;后期该关节呈肥大性改变,周边部伴有明显的骨赘形成,并使椎问孔变小。CT可清晰的显示出小关节的狭窄、骨赘及变形,可明确病变的程度,及其与椎管、根管的关系。

57.骨关节炎的疼痛最主要的特点是()。

A.运动后酸胀痛

B.久坐后起身痛

C.不定时痛

D.阴雨天痛

E.寒冷痛

B

原发性骨性关节炎多发生在50岁以后,女略多于男。继发性骨性关节炎常只少数关节受累。最常受累的是膝、髋、手指、腰椎、颈椎等关节。在承重时酸胀痛加重。经过一个阶段的不活动,可出现暂时性僵硬。从一个姿势转变到另一个姿势时,活动感到不便并有酸胀痛。例如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起立时,最为明显。经过活动以后,关节又渐灵活。

58.我国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

A.先天性心脏病

B.冠心病

C.心肌病

D.心瓣膜病

E.心肌炎

B

目前冠心病和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59.颅内压增高的后果不包括()。

A.脑水肿

B.Cushing反应

C.消化道出血

D.神经源性肺水肿

E.脑出血

E

颅内压升高后果是脑血流量降低,脑缺血甚至脑死亡;移位和脑疝;脑水肿;库欣(Cushing)反应;胃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出血;神经源性肺水肿。

60.脊椎骨折中,属于稳定型骨折的是()。

A.椎体粉碎性骨折

B.第一颈椎脱位或半脱位

C.L5的爆裂骨折

D.椎体压缩少于1/3的单纯压缩骨折

E.椎体压缩1/3以上的单纯压缩骨折

椎体压缩少于1/3的单纯压缩性骨折是稳定性骨折,脊椎附件无骨折,无神经损伤症状。其余均属于不稳定型骨折。

61.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表现是()。

A.上肢麻木

B.四肢无力

C.疼痛

D.足下垂

E.小便失禁

C

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腰痛是最早的症状,也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在突出以前的椎间盘退行性变即可出现腰腿痛。

62.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或恢复的最早表现是()。

A.运动功能恢复

B.神经远端痛觉敏感

C.腱反射出现

D.局部皮温升高

E.皮肤出汗

B

由于再生的神经纤维起初无髓鞘包裹,所以在神经再生的早期如叩击损伤神经的远端,可出现麻痛的异常感觉,称为弹叩现象或Tinel征。待髓鞘形成,弹叩现象消失。

63.脊椎45°斜位X线片常用来诊断()。

A.椎弓峡部裂

B.椎间盘突出

C.椎间盘退变

D.小关节功能紊乱

E.腰椎结核

A

X线是诊断椎弓峡部崩裂和脊柱滑脱的主要依据,在正侧位X线片有可疑时,应照左右斜位片,以明确峡部断裂情况,左、右45°斜位片,可更清楚的显示峡部裂隙及其位置,在此片上椎弓及其附件投影似“狗”形,狗嘴为同侧横突,狗耳为同侧上关节突,狗眼为椎弓根断面,狗前足为下关节突,狗体为椎板,峡部裂时似狗颈戴项链。

6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发生关节内卡压及绞锁,最可能的原因是()。

A.关节软骨变性

B.关节面粗糙不平

C.关节间隙狭窄

D.关节周围骨质增生

E.关节内游离体

D

65.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为()。

A.中和胃酸

B.阻断H2受体

C.抑制质子泵

D.阻断M胆碱受体

E.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

B

雷尼替丁,又名呋喃硝胺,为强效组胺H2受体拮抗剂。作用时间持久。能有效地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和氨甲酰胆碱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和胃酶活性,主要用于胃酸过多、烧心的治疗。

66.强直性脊柱炎的典型体征为()。

A.腰椎生理前凸加剧

B.胸椎后凸消失

C.颈椎前凸消失

D.患者头不能抬起,向前直视困难

E.脊旁肌松弛

D

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曲度变化:随病情进展,脊柱由下而上强直,腰椎前凸消失,驼背畸形,颈椎活动受限,胸肋连接融合,胸廓变硬,呼吸靠膈肌运动。典型体态为胸椎后凸,骨性强直而头部前伸。

67.脉冲回声式B超中图像为强回声,此组织可能是()。

A.尿液

B.骨骼

C.肝脾

D.脂肪组织

E.胆汁

B

脉冲回声式B型超声图像中的灰阶度改变根据亮度分别称为强、中、低、无回声,代表人体不同组织的声衰减程度。其中强回声组织有骨骼、钙化组织、结石、含气肺等(后方伴声影);血管壁、脏器包膜、瓣膜、肌腱、组织纤维化等(不伴后方声影)。

68.关于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肌内注射>皮下注射

B.口服>直肠

C.静脉注射>吸入>

D.皮下注射>吸入

E.直肠>贴皮

D

不同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速度不同,一般规律是静脉注射>(快于)吸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经肛>贴皮。

69.关于管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白细胞管型可见于肾盂肾炎

B.红细胞管型可见于肾小球肾炎

C.复合性透明脂肪管型可见于肾病综合征

D.蜡样管型可见于急性肾盂肾炎

E.上皮细胞管型可见于肾小管损伤

D

①透明管型:(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恶性高血压、药物中毒导致的肾实质性病变);复合性透明红细胞管型、透明白细胞管型分别是肾出血和肾炎症的标志;复合性透明脂肪管型是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标志物。②颗粒管型:大量粗颗粒管型出现提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及药物毒性所致的肾小管损害。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多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肾实质感染性疾病。混合管型常在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肾梗死、肾缺血性病变及肾病综合征等时出现)。④蜡样管型(见于肾小球肾炎晚期、肾衰竭、肾淀粉样变性)。⑤其它管型少见,如脂肪管型、宽管型、细菌管型等。

70.CT成像原理中像素与矩阵的关系是()。

A.像素的大小由矩阵的大小决定,矩阵越大,像素越小

B.像素的大小由矩阵的大小决定,矩阵越大,像素越大

C.矩阵的大小由像素的大小决定,像素越大,矩阵越大

D.矩阵的大小由像素的大小决定,像素越大,矩阵越小

E.二者无关系

A

CT成像原理中,像素的大小是由矩阵的大小所决定,矩阵越大,像素越小。

71.心身疾病是()。

A.躯体器质性病变导致心理障碍

B.心理因素为重要病因引起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C.心理因素参与疾病的躯体机能变化

D.躯体持久机能变化导致心理障碍

E.心理因素参与疾病的持久机能变化

B

心身疾病是指以心理、社会因素为重要病因引起有一定病理生理和病理形态学改变(即器质性)的某些躯体疾病。

72.有关冠心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冠状动脉狭窄或管腔闭塞

B.心肌供血相对或绝对不足

C.血脂检查示高密度脂蛋白增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

D.心肌供氧与耗氧失去平衡

E.心肌酶谱检查异常

C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多种原因综合参与发病,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表现为心肌供血相对不足(心绞痛)或者绝对不足(心肌梗死)的疾病。病理生理的核心是心肌耗氧和供氧失平衡。血脂通常出现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甘油三酯增高;心肌酶谱中乳酸脱氢酶增高(心肌损害)、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心肌梗死)、肌钙蛋白增高(心肌损伤)等。

73.高血压的主要病理改变是()。

A.大动脉痉挛、收缩

B.中动脉痉挛、收缩

C.大、中动脉硬化、痉挛

D.细小动脉痉挛及透明样变性

E.毛细血管痉挛、狭窄,血栓形成

D

高血压的主要病理改变表现为细小动脉的病理改变,主要为痉挛及透明样变性。

74.急性肾盂肾炎常见的压痛点是()。

A.肋腰点

B.腰椎棘突

C.麦氏点

D.反麦氏点

E.海氏三角

A

急性肾盂肾炎体格检查,常有上输尿管(腹直肌外缘平脐处)或肋腰点(腰大肌外缘与第十二肋骨交叉处)压痛,肾区叩击痛。轻症患者无全身表现,仅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75.疖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

A.多发生于面、颈、背部

B.红、肿、热、痛

C.后期形成脓栓或破溃

D.多个毛囊受损

E.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D

疖的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疖是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展到皮下组织。常发生于颈、头、面部、背部、腋部、腹股沟部及会阴部和小腿。多个疖同时或反复发生在身体各部,称为疖病。疖的局部表现为红、肿、痛的小结节,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76.关于中央管周围综合征,正确的是()。

A.多见于胸腰段脊髓

B.损害初发于外周

C.损害从外周向中央发展

D.上肢运动神经偏于脊髓外周

E.上肢重于下肢

E

中央管周围综合征又叫中央束综合征,常见于颈脊髓血管损伤。血管损伤时脊髓中央先开始发生损害,再向外周扩散。上肢的运动神经偏于脊髓中央,而下肢的运动神经偏于脊髓的外周,造成上肢神经受累重于下肢,因此上肢障碍比下肢明显。

77.鼻部感染时,细菌进入海绵窦的途径是()。

A.眼上、下静脉

B.椎静脉

C.颈内静脉

D.颈外静脉

E.颞浅静脉

A

疖发生在面部时,特别是在“危险三角区”的上唇周围和鼻部疖,如被挤压或挑刺,感染容易沿内眦静脉和眼静脉进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后果严重。

78.肘关节后脱位的典型体征是()。

A.疼痛

B.皮下瘀斑

C.关节周围肿胀

D.功能活动丧失

E.肘伸直时Huter线改变

E

肘关节后脱位典型体征:正常肘关节于伸直位时,肱骨的内外髁及尺骨鹰嘴突三个骨性标志在同一条直线上(Huter线),屈肘时,三个骨性标志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Huter三角)。当发生肘关节后脱位时,由于尺骨的上移而导致肱骨内外髁与尺骨鹰嘴相互关系发生改变。肘伸直时,三者不再成一直线,而是鹰嘴高居在内外髁上。在肘前方皮下可触及肱骨下端。

79.颈部的屈伸主要位于()。

A.寰枕关节

B.寰枢关节

C.上颈椎

D.下颈椎

E.椎间小关节

B

颈椎的屈曲与伸展的活动度,枕寰关节占50%,旋转度寰枢关节占50%,所以,上颈椎的疾病最易引起颈椎活动度受限。

80.颈椎椎间盘退变较明显时,牵拉性骨赘易发生的部位为()。

A.关节突关节

B.钩椎关节

C.椎体上、下缘韧带附着处

D.椎骨棘突

E.椎骨横突孔

C

81.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是()。

A.苯妥英钠

B.丙米嗪

C.卡马西平

D.苯巴比妥

E.扑米酮

B

丙米嗪是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代表药;抗癫痫药包括苯妥英钠(大仑丁)、卡马西平(酰胺咪嗪)、苯巴比妥和扑米酮、苯二氮草类(如地西泮)。

82.有较强脑血管扩张作用,增加脑血流量的钙拮抗药是()。

A.硝苯地平

B.尼群地平

C.维拉帕米

D.尼莫地平

E.地尔硫革

D

尼莫地平特点:①脂溶性高,能很快透过血脑屏障。②有强效的脑血管扩张作用,解除脑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临床应用于脑血管疾病治疗,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灌注不足、痴呆、偏头痛等。

83.手屈指肌腱断裂吻合手术之后石膏外固定的正确时间是()。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5周

D

84.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表现不包括()。

A.水钠潴留

B.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C.肺功能障碍.

D.大血管顺应性增加

E.心室肥厚

D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和病理生理有:水钠潴留、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重构、周围血管重构、骨骼肌失健、肺功能障碍等。

85.手的功能位是指拇指处于对掌位,掌指及指间关节微屈,腕关节()。

A.中立位

B.屈曲0°~5°

C.屈曲20°~25°

D.背伸0°~5°

E.背伸20°~25°

E

手的功能位是手功能在没有恢复的情况下,可以发挥最大手功能的位置。手的功能位是腕背伸约20°~25°,拇指处于对掌位,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微屈。其它手指略微分开,掌指关节和近侧指问关节半屈曲,远侧指间关节微屈曲。

86.患者男,70岁。慢性咳嗽,咳痰,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7年。本病常规药物治疗方法不包括()。

A.抗感染药

B.镇咳药

C.平喘药

D.呼吸兴奋药物

E.祛痰药

D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急性发作期①控制感染:可选用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或磺胺类药物口服,病情严重者可静脉用药。②镇咳祛痰:可试用甘草合剂或复方氯化铵合剂,祛痰可应用溴已新,盐酸氨溴索等,干咳为主可用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③平喘:有气喘者加用解痉平喘药,如茶碱类药物、β2-受体激动剂等。

87.患者男,31岁。脊柱外伤后双下肢瘫痪伴大小便功能障碍2个月,为预防泌尿道感染和结石形成,应鼓励患者采取的措施为()。

A.少饮水

B.无菌导尿

C.长期留置导尿管

D.间断清洁导尿

E.控制残余尿量在ml以下

D

脊髓外伤患者防治泌尿道感染和结石形成: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全天尿量在ml以上;充分排空膀胱,控制残余尿量在80ml以下;留置尿管的患者每日定时夹放尿管,并进行膀胱的功能训练。尽早拔除尿管,行间断清洁导尿。

88.患者男,老年。因左小腿疼痛1周就诊,查体发现患者左下肢皮肤见一条“红线”,硬且有压痛,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下肢静脉炎

B.皮肤疖肿

C.下肢蜂窝织炎

D.丹毒

E.急性淋巴管炎

E

急性淋巴管分为网状淋巴管炎和管状淋巴管炎。丹毒为网状淋巴管炎。管状淋巴管炎常见于四肢,下肢多见。管状淋巴管炎可分为深、浅两种。①浅层淋巴管炎,在伤口近侧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硬而有压痛。②深层淋巴管炎不出现红线,但患肢肿胀,有压痛。两种淋巴管炎都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89.青年男性,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金属内固定术后3个月。X线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胫骨平台粗糙。该患者运动不当最有可能导致()。

A.关节感染

B.骨化性肌炎

C.创伤性关节炎

D.缺血性肌挛缩

E.缺血性骨坏死

C

创伤性关节炎:因创伤骨折对位不良,或关节扭挫伤,韧带损伤修复不善,关节承重面倾斜或关节面不平整,关节活动承重应力集中于某点或某处,造成关节面磨损;或因关节内游离体反复卡压,关节软骨磨损等导致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变性坏死,囊变或增生,刺激滑膜引起的以关节活动疼痛,活动初始疼痛尤为明显为主要表现的炎症性疾病。

90.理疗无效的口腔疾病是()。

A.冠周炎

B.颞下颌关节紊乱

C.复发性口腔溃疡

D.根充填引起的疼痛

E.涎腺炎

D

其余选项均可利用理疗达到消炎的目的。

二、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91~93题共用备选答案)

A.脊柱裂

B.原发性脊柱侧弯

C.臂丛神经麻痹

D.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E.脑性瘫痪

91.脊柱棘突和椎板缺损,椎管向背侧开放,好发于腰骶部,多见于()。

A

脊柱裂最常见的形式是棘突及椎板缺如,椎管向背侧开放,好发于腰骶部。

92.临床表现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多见于()。

D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原发性肌肉变性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大多有家族史。临床特征为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肌肉萎缩,个别类型尚有心肌受累。根据遗传方式、发病年龄、萎缩肌肉的分布、病程和预后,可分为不同的临床类型。

93.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呈现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多见于()。

E

脑瘫按临床表现可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震颤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无法分类型。其中强直型较为少见,由锥体外系损伤所至,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减少,做被动运动时,伸肌和屈肌都有持续抵抗,因此肌张力呈现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

(94~-95题共用备选答案)

A.白陶土样便

B.粘液脓血便

C.柏油样便

D.鲜血便

E.米泔水样便

94.细菌性痢疾常见()。

B

细菌性痢疾多为黏液脓血便,以黏液脓血为主,可无粪质;阿米巴痢疾粪便呈暗红色果酱样,以血为主,粪质较多,有特殊腥味;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Crohn)等常可见黏液脓血便。

95.下消化道出血常见()。

D

鲜血便常见于肠道下部出血,如直肠、结肠息肉和肿瘤;肛裂及痔疮等。

(96~97题共用备选答案)

A.脑出血

B.蛛网膜下腔出血

C.脑血栓形成

D.脑栓塞

E.脑外伤

96.发病时头颅CT显示脑内椭圆形高密度影,最可能的诊断为()。

A

临床疑诊脑出血时首选CT检查,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均匀高密度血肿,边界清楚,并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以及占位效应等。

97.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和意识障碍,常见于()。

C

脑血栓形成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部分病例有TIA前驱症状如肢麻、无力等,局灶性体征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1~2日达到高峰,患者意识清楚或有轻度意识障碍。依据梗死部位症状亦有不同,常见的症状为“三偏征”,优势半球受累常有失语。

(98~题共用备选答案)

A.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B.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C.心源性哮喘

D.支气管肺癌

E.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98.咳出大量粉红泡沫样痰,两肺可闻及广泛的水泡音和哮鸣音,临床诊断是()。

急性左心衰发作时常出现端坐呼吸,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可闻及广泛的水泡音和哮鸣音,称为“心源性哮喘”。

99.有慢性咳嗽史,常年存在喘息,两肺常可闻及水泡音,临床诊断是()。

E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常见症状:①咳嗽、胸闷;②突然感到呼吸困难,伴有哮喘,气急;③呼气困难;④哮喘(即喘息)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严重时可出现四肢末端和嘴唇紫绀。

.无诱因的呼吸困难及肺部哮鸣音进行性加重,咳痰带血,临床诊断是()。

D

支气管肺癌常见的呼吸道症状:①咳嗽、咳痰,多为阵发性干咳或少量粘痰。②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晚期可有大咯血。③胸痛及呼吸困难。④支气管不全阻塞时,可出现局限性哮鸣音及肺气肿。

朱本霞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得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yy/53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