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菊香蟹肥,正是人们品尝螃蟹的最好时光,同时这个时节的秋柿也十分招人嘴馋。但是一直以来,网上都流传着“柿子不可以和螃蟹同食,否则会导致结石或者中毒”的说法。那事实到底如何呢? 螃蟹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柿子中则含有鞣酸,越不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越高。鞣酸会让蛋白质形成不溶性的复合物,并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 另外,鞣酸还会导致消化道中的消化酶失去活力,影响其消化食物的能力,从而降低胃部机能,导致“消化不良”,甚至致使胃结石等情况发生。 但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前提是你食用了大量的柿子和螃蟹。对于正常人来说,适量食用螃蟹和柿子,根本不至于导致消化不良甚至胃结石等问题。 1适量食用螃蟹不仅蛋白质含量丰富,胆固醇含量也很高。每克河蟹当中含胆固醇毫克,相当于5两肥肉当中胆固醇的量。 建议正常人单次食用螃蟹不超过2只(肉克),每周食用不超过3只为宜。 另外,高血脂、痛风等慢性病人群更要少吃。 2“三不吃”不吃生蟹 螃蟹中容易携带寄生虫、细菌等有害生物,一旦进入人体,就可能寄生在肺里,刺激或破坏肺组织,引起发烧、咳嗽等病症;若不慎侵入脑部,还可能导致瘫痪。所以螃蟹一定要吃熟的。 不吃死蟹 螃蟹死后的僵硬期和自溶期会大大缩短。其体内的细菌在此期间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得蟹肉里的蛋白质分解产生组胺。 蟹体内积累的组胺越多,毒性越大。即使煮熟煮透,毒素仍不易被破坏。所以建议大家不要购买和食用死蟹。 不吃隔夜蟹 隔夜剩蟹中的组胺酸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也会分解为组胺。回锅加热虽可杀灭病源微生物,却不能破坏毒素,食用后可能导致组胺中毒。 3不宜过多食用的人群对于患有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等消化不良病症以及过敏体质人群而言,进食螃蟹时需尤其谨慎,注意控制摄入量。 另外,由于蟹黄、蟹膏中脂肪含量很高,因此患有胆结石、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的人也要控制好食用量,切勿贪嘴。 1不宜空腹吃柿子 柿子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在空腹情况下食用柿子,鞣酸和胃酸相遇之后,会增加胃中的酸度,刺激胃黏膜,甚至还可能会形成胃柿石。 小贴士建议大家尽量在饭后1小时左右食用柿子,以避免胃柿石症的发生。 2不吃柿子皮 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柿子皮中,在柿子脱涩时,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所以如果吃柿子时连皮一起吃,就更容易形成胃柿石。 另外,没有完全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也比较多,为了降低风险,建议大家一定要食用熟柿子。 3不宜食用人群 柿子性寒,胃部寒凉或患有慢性胃炎者不宜多食柿子; 柿子中含有较多单宁物质,易与铁质结合,从而妨碍人体对食物中铁元素的吸收,因此贫血患者不宜过多食用; 柿子中含10.8%的糖类,且大多是简单的双糖和单糖,食用后极易被吸收利用,导致血糖升高,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少吃甚至不吃柿子为好。 小贴士普通人群在非空腹情况下一次食用柿子不宜超过克。 除了柿子和螃蟹相克,我们生活中还流传着很多食物不能同吃的说法。 但专家曾经辟谣过:食物相克是不存在的。医学上,也确实没有可靠的依据证明食物之间会相克。 不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产生了某些食物同食后身体不适的情况,这又是为什么呢? 1体质原因个体之间的体质差异会对食物产生不同的反应。 有的人蛋白质过敏,吃了海鲜、鸡蛋、花生等高蛋白食物就会引发不适;有的人乳糖不耐受,喝牛奶后会出现腹部紧张、腹泻、腹痛等。 因此大家需要了解自己的体质,正确吃东西。 2食物不洁大量事实证明,很多食物中毒是由于不洁饮食造成的,而非“食物相克”。 食物在采集、运输、清洗、烹饪等过程中,受有毒化学物质污染或发生食物腐败等都可引起人体不适、中毒甚至死亡。 3食用方式不当食物的烹饪方式或是食用方式不当,也会造成身体不适反应。比如柿子吃多了会导致胃柿石症,豆角没煮熟就吃会导致呕吐、腹泻等。 所以大家在烹调或食用某种食材前,应先充分了解其性味与禁忌,以避免发生此类情况。 与其在意种种“食物相克”的说法,建议大家倒不如在日常生活中更多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北京多长时间治疗白癜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