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外地朋友L说脚上长疹子了(忘了她说的是湿疹还是荨麻疹了),给我发了张脚的照片。皮肤科的病,其实我向来也没办法按西医的名称去区分(这也是中医和西医看病的不同之处),且单从照片上,也看不出是什么。我问:是一只脚长了还是两只脚都长了?她说:一只脚。我问:疼还是痒?她说:疼。我说:是带状疱疹,医院吧。并给她写了一堆我常用的治疗方法。最初她可能还将信将疑,医院回来跟我说,果然是带状疱疹,且皮肤科医生开的药,跟我列的差不多。很多人一听带状疱疹,都以为是长在腰上,其实不然。长在腰上的,俗称缠腰龙,只是带状疱疹的一种。身体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长带状疱疹,长到眼睛里、耳朵里、头皮里……都不少见。我在原单位疼痛科的时候,除了日常门诊工作,还负责全院的病房会诊。有一天来了位60多岁的拿着皮肤科会诊单的阿姨,她说她后背说不上来的不舒服,找皮肤科专家会诊,说是老年性皮肤干燥,出来看见对面是疼痛科,就过来问问。我先仔细看了看她的皮肤,上面没长什么东西。我问她不舒服的地方,有没有越过正中线?她说没有。我又问她最近身体状况怎么样。她说最近身体不太好,这两个月已经是第三次(因为别的病)住院了。鉴于这阿姨是住院患者,各项基础检查应该都做了,刚又皮肤科专家出了会诊意见,所以我只补充了一下说,她最近免疫力下降了,也有可能是没有发出来的带状疱疹,建议她这几天多观察观察,看皮肤上会不会出疹子。过了一段时间,阿姨又来了,说她都出院好些天了,今天真的出疹子了,从开始不舒服到现在,已经19天了。听说过带状疱疹的人,可能都听说过这种病挺疼的,其实不完全是这样。有些人程度较轻,或痛阈值较高,或年龄偏大,皮肤感觉不灵敏等等,都有可能不怎么疼。关于带状疱疹,希望大家了解的是这几点:1.带状疱疹的病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病毒,不是细菌或其他。这种病毒长期潜伏在人身体里,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机械性创伤、系统性疾病、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高龄、精神压力大、劳累等)的时候发作。一般年龄大的风险高于年龄小的,女性风险高于男性。2.带状疱疹发病前,可能会有一些全身症状(比如轻微的乏力、低热、食欲不佳等),患处皮肤大部分会有烧灼感或痛感,也有像第二个例子中的阿姨那样。3.带状疱疹的发病部位,前面已经提到了,大部分疱疹能发出来,也有些疱疹发不出来,称为无疹性带状疱疹。补充一点:带状疱疹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所以我才问第一个例子中的朋友是一只脚长了还是两只脚都长了。4.带状疱疹,可怕的并不是出的疱疹,而是它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些人疼痛非常剧烈,经年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5.带状疱疹可能侵犯中枢神经,发生病毒性脑炎或脑膜炎;也可能侵犯内脏神经,引起急性胃肠炎、膀胱炎,表现出来的症状有腹痛、排尿困难等;也有恶性肿瘤患者或年老体弱者,病毒经血液播散,出现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脑,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这几种都不典型,要提高警惕,防止漏诊误诊。6.我在《门诊纪事(3)》中曾讲过,医院诊断的腰三横突综合症,我那里诊断的带状疱疹。也出现过别的科以为是胆结石/肾结石,且彩超也确实有结石,最终发现是带状疱疹的。这种时候,鉴别诊断和预防性治疗都很重要。7.带状疱疹不是终身免疫性疾病,不会得了一次就再也不犯了,很多人一生会得不止一次带状疱疹,且每次发病的部位也不一定一致。8.治疗。下图是以前给一位朋友写的,仅作参考。当时因为没见患者,所以没写中药治疗。只要是可以放血的地方,我非常推崇放血疗法。附:我博士班同学,医院皮肤科工作的大夫有一次发的,也是仅作参考。我从小就是个侦探迷,几年前看《神探夏洛克》的时候,对福尔摩斯的“记忆宫殿”印象非常深刻,可惜没有他的超强智商和推理能力。我觉得,我们医生看病,就像侦探一样,如果只相信眼睛所看到的,很容易出现冤假错案/漏诊误诊,要不断地积累知识,拓展思路,并且学会从蛛丝马迹中抽丝剥茧,寻求真相。今天的封面,选了我在北中医时的宿舍楼,就“装”作是我的“记忆宫殿”吧。任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