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去柯坪之前,从一些资料中看到,柯坪,新疆阿克苏地区最西南的这个小县,不但是有名的“黄杏之乡”“恰玛古之乡”,还是“骆驼之乡”和“岩羊之乡”,听说那里的羊肉也特别好吃。有了这几样东西,我就知道那里一定是个不错的地方。 然而,在去柯坪县的路上,听了柯坪县文联主席罗彦的介绍后,我知道了现实中的柯坪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对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来说,柯坪就是一个不适宜人生存的地方。 柯坪现有人口余人,而历年来走出去的柯坪人有十几万,是柯坪人口的两倍多。走出去的柯坪人,很多都是出于无奈而外出的农牧民,他们大都靠到处打工养家糊口,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但无论过得好与不好,他们都不愿再回到故乡。 听到这里,我带着很是不解的口气问:“为什么呢?” “穷啊!”罗彦意味深长地说,“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啊!” 怎么个穷法?穷到什么程度?柯坪县是怎么拔掉这几百年的穷根子的?我就是带着这一大堆的疑问来到柯坪的。——题记 第一个梦水库梦 在去苏巴什水库的路上,我问同行的柯坪县作协主席吐尔逊·库尔班:“‘柯坪’在维吾尔语里是什么意思?” 他告诉我,是“洪水”或“奔腾的水”的意思。在阿克苏地区作协主席杨志明的一篇文章里则解释为“洪水淹没的地方”。我找到了柯坪县的第一条穷根:洪水。 打开柯坪县志,展现在我眼前的,可以说是一部柯坪人和各种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抗争的奋斗史,也是一部渗透着柯坪人无限辛酸的苦难史。仅新中国成立后到年的60年间,柯坪遭遇特大洪水就达10余次,几乎5年一次。 一边是夏季洪水泛滥成灾,一边又是其他时间严重缺水。这不仅让柯坪人陷入无边的苦难,更严重制约着柯坪的经济发展。 因为缺水,柯坪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3亩,有的山区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然而,柯坪县的土地又是极其广阔的,仅阿恰勒地区就有可耕荒地万余亩。可以这样说,柯坪有多少水,就能有多少耕地。但是,柯坪县的播种面积仅占可耕地的3%,而洪水的利用率仅为2%。 如果在河的上游山口修建一个大型水库,就不仅能把截流的洪水作为农业灌溉之用,而且还能消除或减少洪水的灾害。可以说,这已成为柯坪人梦寐以求的百年梦想。 柯坪人为了实现这个人人都渴盼的“水库梦”,几代人前仆后继,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奋斗,但一次次都失败了…… 在—年的7年间,柯坪人连续修了三座水库。不是一座,而是三座!可见他们对改变命运的决心是多么强烈!可是在年9月的那场特大洪水中,三座水库同时被冲垮,几万人的奋斗和希望,在顷刻间灰飞烟灭。可想而知,这对柯坪人的打击有多大! 其中,柯坪人民寄予最大厚望、倾注最多心血的苏巴什水库被毁,最让柯坪人痛心不已。那可是柯坪人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修建的水库,在肆虐的“洪魔”面前,瞬间荡然无存……洪水过后,在场的许多人都伤心地流了泪,一些女人竟止不住放声大哭…… 但是,柯坪人的“水库梦”一刻也没有停息。从那时起,建成一座洪魔永远都冲不垮的苏巴什水库,成为每个柯坪人心中最迫切的愿望。 至年间,柯坪县充分总结了过去的失败经验,又自筹资金多万元,完成了对苏巴什水库的地质勘探、项目设计、可行性报告等全部前期工作,柯坪人在时刻等待着实现梦想的那一天。 党的十八大以后,这项事关柯坪“脱贫摘帽”的系统工程,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年1月24日,自治区发改委对可行性报告进行了批复,工程总造价为万元,工期为24个月。 年3月10日,是柯坪人走过冬季、迎来春暖花开的日子,也是柯坪人民终生难忘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几代柯坪人殷切期盼的苏巴什水库项目工程正式开工了。在那个被洪水冲毁的苏巴什水库原址上,召开了庄严而神圣的奠基仪式。这是柯坪人又一次向罪恶的洪魔宣战,更是一场彻底征服洪魔的生死决战。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都有一种背负历史使命的责任感。 年11月30日,苏巴什水库总体工程全面完成;年6月20日,苏巴什水库开始下闸蓄水。 苏巴什水库当年就发挥了防洪和灌溉的双重作用,水库共防御较大暴雨山洪7次,新增水量万立方米,三镇一乡共个贫困户人享受到了水库带来的效益。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它的水都流到了哪里。 一部分流到了“老灌区”,去解决那里的两镇一乡近5万亩耕地季节性缺水的问题,使“老灌区”完全实现按计划灌溉供水,保证丰产丰收,使当地农民人均可增加耕地1.1亩,年人均收入增加元以上。 一部分顺着新修的引水渠道,流向60公里外有万亩荒地的阿恰勒地区。随着苏巴什水库的建成使用,那里将成为新的开发热点,为再造第二个柯坪奠定坚实基础。 一部分流到新打造的特色林果业种植基地。通过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扩大了以红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为实现农牧民人均收入-0元创造条件。 还有一部分要流到那些新增的公路林带、休闲的公园、林地等,使柯坪的生存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绿洲面积进一步扩大。 可想而知,苏巴什水库的建成使用,给柯坪县的农业发展带来多么大的生机和潜力。 这第一个穷根子就这样干净、彻底地拔掉了。 第二个梦甜水梦 年8月20日上午,当我们前往自来水厂的时候,我就一路在想,怎么在柯坪县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然找不到一处可供人饮用的水源,真有些让人不可思议! 吃饭喝水,可以说是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而因饮水致病、因病致穷的比比皆是,因水致死的也大有人在,甚至在柯坪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的瘟疫、传染病,也都与人畜共饮的涝坝水有很大关系。可以说,这又是柯坪县的穷根之一。 什么是涝坝水?就是选择一片地势较低能储水的洼地,在它的四周进行加高、加固、夯实,把渠水引入灌满,或下雨时把四处流失的水汇聚到该处储存,用于居民或牲畜饮用。由于涝坝水储存时间长、人畜共饮,污染严重,各种病菌滋生、繁衍。即便再次引入新水,先前水中滋生的各种细菌却仍保留了下来,如此往复,几十年、几代人,从爷爷到孙子,都是同饮这一坑水……因喝了这样的水而引起腹胀、腹泻、伤寒、痢疾等疾病的事例,司空见惯。 在柯坪多年的历史上,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始终在为水苦恼、为水抗争、为水奋斗。在柯坪,人人都有一个热切期盼的愿望,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喝上又清又甜的安全饮用水。 “柯坪境内无好水。”这是20世纪80年代,水利部对柯坪境内的地下水、两条河水进行勘察后,下的最后结论,这等于是给柯坪的饮用水源判了死刑。 难道柯坪人就只能世世代代喝又苦又涩的涝坝水?后面的子子孙孙还要继续喝下去?柯坪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开始了找水、改水、引水的漫漫之路。 年,柯坪县委、县政府决定勒紧裤腰带,从山区引来山泉水。于是,通古孜布隆饮水工程开始实施,并成立了自来水厂,打算彻底结束柯坪县盖孜力克乡、玉尔其乡和柯坪镇两乡一镇喝涝坝水的历史。 通古孜布隆饮水工程终于引来了山泉水,人们还没来得及高兴,经过检测,水质仍然不合格。 不仅如此,该水还属于重水,矿化物含量特别高。仅举对人体危害最大的两项重金属指标为例:柯坪饮用水铅含量大于2.5,而国家标准为0.01,超过标准饮用水倍;砷含量大于0.83,国家标准为0.01,超过标准饮用水83倍;检测水质的8项指标,全部严重超标。 可是,在整个柯坪县境内,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水了。 在柯坪县,那些经常拉肚子、涨肚子、患痢疾的,都属于一般可看可不看的小病、常见病,而更多、更重的是胆结石、肾结石、肝包虫病。那时候,县医院几乎每天都要做几例肾结石或肝结石的手术,县医院其他的医术不怎么样,但医院的水平都高。由此可见,县医院在治疗这些地方病方面,积累了多么丰富的实战经验! 年,在自治区党委、阿克苏地委和浙江湖州援疆指挥部的支持下,柯坪县在现有饮水条件的基础上,实施了水质净化入户工程,在新疆自来水安装工程的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双管线入户。也就是说,在柯坪县的两乡一镇,家家户户都有两根自来水管,一根是生活用水管,用于洗衣、洗漱等;另一根是饮用水管,用于做饭、饮用等,就连水表、水龙头都是双份的。至此,柯坪县2万余名群众才第一次喝上了基本符合安全饮用标准的水。 但这仅是权宜之计。柯坪人是多么盼望有一天能用到真正的安全饮用水啊!不仅仅是吃喝,还包括洗衣、洗澡、浇花等日常生活用水,让人们过上正常而又舒心的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后,柯坪县人民的饮用水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柯坪县人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