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大山里的“甜蜜基地” 如果用“甜蜜的事业”来形容粤北糖业的前世今生一点都不为过。不久前,来到英德市浛洸镇,见到了自主研发机械生产的英德市粤北糖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平。 清远英德是农产品(000061,股吧)的主要生产地,其中英糖、英茶、英水、英石近年来也逐步遭到市场的青睐。在英德市特有的丘陵地势、干净的水资源是其生产农产品的天时条件。英德市粤北糖业有限公司(下称粤北糖业)作为一个出口企业“藏身”于山区当中,并没有“大张旗鼓”的修饰其厂房,以外在的鲜明展现给众人,其厂房外墙以红砖构建,与周边的青山绿水相得益彰,给这个有40多年历史的糖业基地涂上了厚重的历史感。用李志平的话说,之所以厂房的外墙设计都是用红砖,是为了让粤北糖业有一个历史的沉淀。红糖生产在中国发展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而英德记载红糖生产已有百年历史,科技创新是其传承发展的重要环节。 “我们的标准就是行业的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食品行业的生产一定有相干的食品生产标准,但是对红糖行业来讲,国内一直没有红糖的相干标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上都是用QB/T_2343.《赤沙糖》当作红糖产品生产标准。李志平决定弥补这1空白。因而,经过数年的精心研究,粤北糖业的“自立标准”,经专家评估,取得广东省卫生厅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Q/YBTY0001S-2012《红糖》,并参与起草国家轻工行业标准,制定实行国家行业推荐使用标准QB/T《红糖》。“对一个身居山区的企业来讲,自立标杆等于给自己上了紧箍咒,但我们知道,要不断提高本身质量水平,才能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所以,这样的紧箍咒我们自己戴定了。现在,我们已修制了Q/YBTY0001S-2014《红糖》新标准,部份指标亦提高了要求。”李志平如是说。 在粤北糖业生产车间参观时,正是今年甘蔗开榨前期,一条新的生产线正在施工中。这条红糖生产线是李志平自主设计、制作的成果。甘蔗制糖是季产年销产品,生产时段为每一年的12月至次年2月连续生产,每一年8月至11月对全线装备进行维修、技改。 如今,粤北糖业在2014年初实现了出口零突破,2014年红糖产量3300多吨,出口400吨;2015年红糖产量7200多吨,出口3045吨。其产品远销河北、河南、山东、浙江、福建、湖南、江西、重庆、四川和广东各地区。其出口日本的红糖出口量占国内出口日本市场红糖的80,占日本进口红糖市场份额的30。 粤北糖业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固然与本身产品的品质密不可分。粤北糖业以质量卫生为第一重心,细化要求每班产品化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并作报告,严格执行出厂检验要求。据悉,QB/T《红糖》标准的出厂检验要求没有对“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作要求,国内制糖企业大部分主要依托抽样送第三方化验室获得报告。而Q/YBTY0001S-2014《红糖》标准要求对“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每批出厂检验。 为了严格执行出口抽检要求,粤北糖业会为检验出厂抽样代表性和监控产品中转、贮存期间污染,化验室操作规程要求入仓后3~5天内再次到仓库随机抽取混合样化验。产品要到达“感官检验”、“菌落总数”和“干燥失重”的指标。 日本人眼中的“东方巧克力” 对多数的消费者而言,市场上流通的红糖商品就是赤沙糖,与一般的糖没有多大的区分。所谓“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粤北糖业的英甘红糖与赤沙糖有着天壤之别。赤沙糖是现代制糖工艺从甘蔗汁中提取并化学脱色生产完白砂糖的剩余物被回收;而英甘红糖是采取百分百甘蔗汁浓缩成糖,物理方法去除甘蔗汁内不净物,天然无添加。 据《本草纲目》李时珍曰:“沙糖性温,和脾缓肝”,中医认为:“子宫走脾经,所以不管是产妇调理身体,还是女性补血气,红糖 日本是一个对饮食特别讲求的民族,尤其是对平常的饮食,红糖不仅是日本家庭每天必备的生活作料,而且还是人们平常饮食的调味品。日本民族称红糖为黑糖,故粤北糖业的英甘红糖在日本主要以“中国黑糖”、“英德黑糖”著称,远销日本市场。未经过精炼的红糖保存了较多甘蔗的营养成分,也更加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能快速补充体力、增加活力,所以又被称为“东方的巧克力”。 作为制糖企业,质量始终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粤北糖业具有独立的质量部门和先进的检测设施。据了解,目前粤北糖业建有规范的无菌操作室、培养室、留样室,可以对每班产品进行无菌操作检验微生物指标,在甘蔗制糖行业中一样具有配套的企业寥寥可数。能够满足甘蔗制糖企业辅料、原料、半成品、成品等化验的主要理化指标,满足企业标准化验方法需求。所有检测装备采取外校方式,依照校准计划每一年进行一次。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粤北糖业以建立《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手册YBTY/QM-01》,程序文件YBTY/OP-01~24,岗位责任制(岗位说明书)YBTY/01-HR等体系来落实责任到人。与此同时,粤北糖业对员工也有专门的培训,主要以讨论会议和分享会议情势,对新进员工培训公司制度和岗位操作知识,提高产品质量卫生防控意识。 现场管理规范与否直接与红糖产品质量相联系,粤北糖业会及时通过对受控范围环境卫生、装备、设施做清算消毒,避免意外或人为污染产品,严格监控车间内人员进出,每次换班交接人员都会进行规范更衣、洗手、酒精喷雾消毒等步骤和清算卫生才能进入生产车间。岗位配置也在逐步的完善当中,红糖受控车间内管理岗位配置相应的车间主任、调度员、质检员等相应的工作人员。 环保节能促发展 近年来,随着白砂糖价格下滑,市场需求低迷,迫使制糖企业本钱紧握控制,下降甘蔗收购价,使得农民不愿种植;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配置减少甘蔗种植土地;周边地区存在众多无证无照土糖厂歹意竞争,歹意抢夺甘蔗原料。这些问题与挑战的出现不得不让粤北糖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的供应有了新的认识。 出于实际情况的斟酌,粤北糖业实行可持续发展计划,充分利用粤北地区土地资源,发展农户种植甘蔗致富。坚持以“公司 合作社 农户 基层政府”推动的模式运作,扶持蔗种、肥料、机耕费等物质,保底价(随市不封顶调剂)许诺收购。从2012年至今,粤北糖业共投入700多万实验培养优良品种和扶持资助,培养成功的多个品种亩产到达7吨以上,糖分也特别高,环境抗力好。 粤北糖业计划实行有机种植管理示范田,选择合适农田与甘蔗种植合作社合作,实现有机甘蔗收割,分类专门生产有机红糖。计划未来3年内把蔗区70旧蔗扶持改种优良品种,发展扩大种植面积,甘蔗年产到达30万吨以上。 有 粤北糖业办公室谭煜聪介绍到,其红糖生产过程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环保生产过程。红糖的生产的原料是甘蔗,在提取甘蔗汁后会产生甘蔗渣,而粤北糖业会把蔗渣送往厂里面的锅炉,通过锅炉发电,以供应全部生产车间的电量,提供了丰富的电力资源。除此之外,过剩的电量粤北糖业还会供给清远市浛洸镇市民使用。 甘蔗作为一种农产品,其蔗渣的纤维度含量较高,燃烧时所产生的废气、废渣、废物相对煤燃烧排放废弃物的是比较少,因此粤北糖业在生产红糖进程中,不但循环利用资源,还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了解到,甘蔗燃烧完以后会产生蔗渣灰,粤北糖业通过公道的渠道把这些蔗渣灰变废为宝。一来是直接把蔗渣灰回馈甘蔗种植户,将其作为甘蔗的天然肥料,毕竟蔗渣灰含的钾、磷素较高,对甘蔗的种植生长有很大的帮助。另外粤北糖业还会把蔗渣灰提供给周边的水产养殖户作为饲料,蔗渣灰对鱼的养殖也有一定的效益,而水产养殖户也不用耗费更多的饲料。 粤北糖业作为一个经济效益的企业,每流走一滴水就意味着流走一分钱。每滴水所含的糖分就意味着实实在在的财富。如果糖分直接通过废水流出去,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因此,流出来的水基本是不含糖分,对环境的污染也是相当的少。 广东省市专家与英德粤北糖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技术骨干、甘蔗种植大户一起研讨英德市甘蔗生产机械化前景、窘境、示范基地计划与管理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yy/7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