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重点工程打造当代文化领跑方阵

时间:2016/4/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用重点工程打造当代文化领跑方阵

从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看民族文化自主创新

连续5年进行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已进入第三个年头。5年里,每一年有几千名文艺工作者参加大考,30台剧目华山论剑,最后是十大精品剧目英雄排座。工程结束时,则将突起一个由50台剧目构成的“精品方阵”,突起一个能够带动全部文化艺术繁华发展的领跑军团。“精品工程”是由文化部与财政部共同实行的重点文化工程,它与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同享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送书下乡工程、清史编辑工程等一起,构成了国家重点文化工程系列。这些工程相继启动,表明文化发展在全部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提升,也表明在政府职能转换和文化体制改革中,政府对文化事业,特别是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自觉担当。用重点工程推动文化发展,是一大发明;以国家之力打造舞台艺术精品,更是一个创举。从“精品工程”还可以看到,工程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性活动,而且是覆盖全国的活动,其结果在有些方面已远远超越了工程的本身――集中气力办大事的聚合效应。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在全党全社会愈来愈重视文化发展,特别是重视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的背景下,当今中国,处处汹涌着强大的文化建设能量。“精品工程”是文化建设的龙头工程,是以优秀作品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的富民工程,因此,它很快就成为引领社会共襄其盛的旗帜,成为吸附、激起和释放文化建设能量的磁铁。各地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把它当作发展先进文化的抓手和带动当地全部文化艺术发展的载体。工程广泛地动员和组织起各路文化建设人马,包括各级财政及其他有关部门,还有媒体和热忱的观众,更包括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文化建设的热忱交汇于此,文化创新的智慧碰撞于此,1批批优秀作品包揽其内,1批批杰出人材尽入彀中。举社会之力,兴精锐之师,冲击时期艺术巅峰,这是中外文化史上少有的景观。宏观调控艺术生产的导向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艺术生产上调控甚么、怎样调控,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儿童白癜风的原因精品工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作为政府实行的项目,它通过自己的评判标准和评判方式,对艺术生产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在生产方向上,鼓励作品坚持先进文化的方向,继承与宏扬优秀文化传统,保护民族艺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上,重视与市场的结合,在反复演出中打磨作品,服务大众;在生产结构上,兼顾斟酌各类艺术产品,构成均衡的艺术生产布局。公道配置艺术资源的集群效应。在财力资源方面,“精品工程”以中央财政投入为杠杆,带动地方财政投入,把钱用在支持优秀作品的生产上,用经济手段确立了优秀艺术产品在全部艺术生产中的主导地位,而且避免了广种薄收之弊,虽然工程加大了投入,却实际上勤俭了本钱,提高了资金使用的效益。在人力资源方面,工程增进了主创人员的优化组合,还增进了演职人员与经营人员的公道配置;在剧种资源和地方资源方面,工程兼顾斟酌剧种、区域的差别,增进各类重要的艺术品种和各地优秀艺术人材的协调发展。“精品工程”以现代经济工程的办法运作艺术生产。首先,它有着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从剧目申报,到初选剧目肯定,到对初选剧目的加工,到签订书,到最后肯定入选剧目,以至于最后的宣扬推行工作,程序井然。其次,工程有着科学完备的保障措施和严格的项目监管制度,对精品工程专项资金的使用,就有一系列明确的原则和规定,并且强调加强剧目成本核算和监督审查,建立剧目事前论证、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估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中介机构在决策管理进程中的管理、评议和咨询作用。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精品工程”又区分于经济工程。1是生产方式上的个人与集体相结合。舞台艺术是集体的艺术,“精品工程”的参与,意味着更多方面的参与,包括国家气力的参与,而这些参与,不是要代替艺术家和院团的个性创造,而是要进一步激起和完善个性创造。2是运作手段上的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工程是政府行动,但无论是宏观调控,还是资源配置,都重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3是评价体系上的刚性与弹性相结合:工程坚持既定的评审主旨和标准,严格把关,对演出场次、演出收入的核定,不允许任何弄虚作假。但艺术生产毕竟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其成败,所以,对入选作品数量不弄硬性指标,宁缺毋滥。4是项目功能上的目标与进程相结合:工程的目标是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推出一批优秀舞台剧目,但是,它同时也看重在推出的进程中对舞台艺术生产乃至于全部文化建设的积累作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yy/9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