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句書r

时间:2021/7/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鍖椾含鏈夋不鐤楃櫧鐧滈鐨勫悧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靈九玄道

只要你還需要我

一、何谓胎息

所谓胎息,本义是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在道家引申为以下丹田炁机翕张为核心的内功呼吸方式。胎息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它孕育着生命本质的根本奥秘。古代修道者通过数千年的实践证实,胎息是补充元炁、消除疾病、返还青春、乃至成就内丹、修真得道的密法。

唐代以前,道家修炼法门呈百花齐放之势,导引、行炁、辟谷、房中、服食等各成其派,胎息也为其中重要一支。唐宋以后,内丹奠定了在道家修炼中一枝独秀的地位,其它各类修法则被贬斥为旁门,而胎息也纳入内丹体系中成为其重要环节。

在佛法看来,人类生命最初的孕育过程,是心识与命炁相合的一个生命体(中阴身),入胎来与父精母血相结合,形成胚胎。父精母血发育为人的肉体,命炁发育为人的经络系统(七万二千条炁脉),心识发育为人的精神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命炁的鼓荡开合是其中的主要动力,《入胎经》说“若彼弟子熟调沙糖,即以气吹,令其增广,于内虚空,犹如藕根。内身大种,地水火风,业力增长,亦复如是”,而《修真辩难》云“即人受生之始,父精母血,交合杳冥之中,有一点造化氤氲之气,入乎胞胎。始而无形生形,无象生象。五官百骸、四肢五脏不期然而然。虽父母亦莫知其所以然。胎中即具先天灵气。元神已藏于中。”这就是道家所言的胎息原理。因此,胎息的实质,在于生命孕育期间,先天元炁(命炁)通过开合运动,为生命发育提供能量。道家强调人体修炼必须达到胎息状态,也就是为了模拟这个发育过程,实现生命再造的奇迹。

二、胎息旁门

历史上,各家各派对胎息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认识,在此不妨一一审辨之。

1、以腹式呼吸为胎息者。如《赤松子胎息诀》:“气穴之问,昔人名之为生门死户,又谓之天地之根。凝神于此,久之,元气日充,元神日旺。神旺则气畅,气畅则血融,血融则骨强,骨强则髓满,髓满则腹盈,腹盈则下实,下实则行步轻健,动作不疲,四肢康健,颜色如桃,去仙不远矣。”

2、以毛孔呼吸为胎息者。如《太始氏胎息诀》:“夫道,太虚而已矣!天地日月,皆从太虚中来。故天地者,太虚之真胎也,日月者,太虚之真息也。人能与太虚同体,则天地即我之胎,日月即我之息,太虚之包罗即我之包,岂非所谓超出天地、口月之外,而为混虚氏其人欤。”

3、以闭气为胎息者。如《李真人胎息诀》:“夫胎气真气者,入于一净室,焚香,面壁东南,结跏趺坐,心无挂念,意无所思,澄神定息,常于遍身观之,自然通畅。诸学之人,不得全闭定气,全闭则伤神。但量自家息之长短,放气出入,不得自耳闻之,如此则妙也。若常常调息,不出不入,久而在于丹田固守在之者,名为真胎也,道必成矣。”

以上三种,皆非道家正宗之胎息观,只是一家之说。时至今日,坊间广泛流传一种以腹部起伏运动为特征的胎息,且多炫耀其腹部及肢体运动幅度之大,以之攀附《道德经》所言之橐龠。殊不知橐龠只是一种比喻,其本质是人体先天元炁的内在无形运动(见前),而不是腹部和肢体的外在有形运动。此种以外动为特征的胎息观,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气功热之某大师,又经当时红极一时的某气功流派加以吸收利用,迄今流毒无穷。

三、胎息正法

胎息正法,必先有“胎”而后有胎息。“胎”也是一种比喻,其实是指神炁合一的丹田元炁状态。前面讲过,来母腹投胎者,是心识与命炁相合的一个生命体,这是胎的核心。而道家修炼要再造胎息状态,必须先使自身元炁与精神打成一片、混成一体,此即内丹所言的“胎”。

如《胎息经》云:“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中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则气行,神住而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张景和胎息诀》云:“真玄真牝,自呼自吸,似春沼鱼,如百虫蛰,灏气融融,灵风习习,不浊不清,非口非鼻,无去无来,无出无入,返本还原,是真胎息。”

为便于后人参学,我将真胎息要点总结为四条:

1、真胎息发生的条件,是“神气相抱,一灵独觉”。

2、真胎息发生前,呼吸必有一个特殊的变化。

3、真胎息发生时,丹田必有一个特殊的运动。

4、真胎息发生后,玄关必开,“先天一炁自虚空中来”。

至于其中的种种内景,则不再赘言,以免使后人产生暗示、心生幻境。

当然,“胎”有不同层次,胎息亦有相应的变化。上品丹法入手即是修胎息,得初步胎息则开命功玄关,此大致相当于佛法所言之“未到地定”,而后只要清静自守,功夫自然上长,达到炼炁化神之境时,高级胎息方可产生,此则相当于佛法所言之“二禅”至“四禅”。

上清胎息法

胎息法是修炼任何功法进入上乘阶段的关键,在上乘修炼中,它的另一个作用是“胎息养胎神”,没有启动胎息,阳神就无法孕育生成,则练神返虚阶段无法修炼。所以胎息法,也是通往生命至高境界的必然之路。通过胎息招摄先天一气,补足亏损,返老还童,开玄关,结内丹,如果没有胎息,则是纸上谈兵,痴人说梦。法诀印:

法:放松肚脐。

诀:凝神入气穴。

印:是身印,不像一般门派的印是手印。

身印:即练习上清胎息法的姿势。一开始练功,假如按道法自然的姿势练功是很难入门的。在入门之后,拘泥于一定姿势练功,无法做到行住、坐、卧时时刻刻都在练功。不能规定用特定姿势来练功,这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所以姿势要求仰卧,手脚很自然的随意放置。尽管坐立行都可以启动胎息,但练习初期,仰卧比其它姿势更容易启动胎息。

练功姿势(身印):身体很自然地仰卧在床上。头枕一个矮一些的枕头。枕头太高,颈椎前曲太厉害,会影响头部的气血运行,呼吸不畅,躺的时间久了,颈椎肌肉僵硬,颈椎生理弯曲变直,形成颈椎病。两腿曲膝,两膝自然外摆。两脚跟相对紧贴在一起,两前脚掌分开,呈八字型,保持两脚跟紧贴在一起不要分开,两腿下伸,两脚离会阴穴越远越好。两掌心向下,放于肚脐处。两掌心的劳宫穴正对着肚脐眼。姿势摆好后,即结成上清胎息法的身印。两手略用力压肚脐处,即可感到肚脐处在微微跳动,保持此状态,练功即可。

启动方法:人之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双眉之间的天目穴为日月合壁之处。闭目把左右两眼目光凝聚于天目穴,然后注视肚脐。两耳内听肚脐。意识放松肚脐部位。你要记住,让你凝神守肚脐时,不要拼命想着它,而是放松它。守多长时间,就放松多长时间。素质好的功友,当时即可感到肚脐跳动。肚脐不马上跳动,也不要紧,说明你肚脐部位处于紧张状态,继续放松肚脐部位,肚脐部位真正放松了,马上就会产生跳动。

放松是练功的第一要素,贯穿整个练功过程。放松包括精神放松和肉体放松。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一紧精神和肉体同时紧,一松精神和肉体同时放松。从始至终,从精神到肉体,都必须处于放松状态。在练功时不要意守穴位,要放松穴位。在放松中就意守了,也做到似守非守,勿忘勿助了。在练功中就绝不会出现各种不舒服的感觉。如果你感到肚脐部位难受,不舒服,没有出现肚脐跳动发热,就是意念守的太死。没有放松精神和肉体造成的。只要有意识地放松肚脐部位,就不会难受了,一会就会出现胎息初步启动(肚脐跳动、发热,鼻息似有似无)的境界。

收功:收功对于胎息修炼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步骤,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在腹部停止起伏跳动后,意守肚脐与命门连线的中点3分钟,然用手干梳头,擦脸,搓两耳,起身从头到脚全身拍打一遍,收功完毕。在启动胎息之前,每天早晚练功两次,每次练功时间30分钟既可。启动胎息后,练功时间可随肚脐起伏跳动的时间长短自己制定。

注意:在练功时千万不要加什么观想,上清胎息法就这么简单,只要你每时每刻都在体会肚脐的跳动就行。假如你在练功中加入了观想或其它练法,违备了道法自然的道理,练功效果反而不好。假如出现气走周天,或身体的某一处有各类气感,甚至个别人在练功中看到人物、景物及仙佛点化,千万不要理会,一理会一看这些景物,或与出现的人物和仙佛一对话,你就开始入魔了。守住你的肚脐跳动,不论出现各种变化都不要去理它,就可以保你平安无事。你的心定在肚脐跳动上,就不会入魔。各种声音景物出到一定的时候,它自己就停止不出了。

当你启动胎息后,不论在行住坐卧任何时候随时放松肚脐都可以感到肚脐有跳动感的时候,慢慢掌握了胎息的启动要领,就不用拘泥于姿势了,不需要人为的控制呼吸,随时随地都可以自然出现胎息,启动修炼上清胎息法。在放松状态下启动胎息后,腹部起伏跳动如微风细雨般平和。当胎息初步启动后,肚脐部位不论是否起伏跳动,你只需两眼内视肚脐,两耳内听肚脐,意识放松肚脐即可,腹部会渐渐出现一股暖流,越来越热,丹田火炽,两肾似汤煎。鼻息似有似无,凡息停,胎息现,招摄先天一气,熏蒸百骸,百节通畅元阳旺,九窍玲珑透体明。补足亏损,返老还童,百病不生,开玄关,结内丹是练习上清胎息法的不到渠成的必然结果。上清胎息法是人人可学,学而必成的命功顿法。不论男女老幼都可以通过练习获得上清胎息法立竿见影的功效。

上清胎息法不单可以激活人体的先天元气再生系统,更可以招摄体外先天一气补充人体亏损的精气神。在启动胎息的三至五天内,一些学员会产生眼前发光,出现各种景物以及类似性交的练功快感,不要追求,出现时仍两眼内视肚脐,两耳内听肚脐,意识放松肚脐,千万不能分心转移注意力。注意力改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zl/103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