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胆结石,怎么办

时间:2021/8/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土方法 http://m.39.net/pf/a_4702852.html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且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不吃早饭容易得胆结石”,那么胆结石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是否与饮食有关?

其实导致胆结石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比如年龄、遗传、多次妊娠、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及高脂肪饮食等等,不吃早饭仅仅是可能引起胆结石的原因之一。当我们早上起来时,胆囊里储存了许多胆汁,这个时候吃早饭胆囊就会把胆汁排入肠道帮助消化,如果不吃早饭,空腹时间过长,胆汁就会长时间在胆囊淤积,形成结石。

归根结底,胆结石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胆汁中的胆固醇过于饱和,形成结晶体,继而形成结石,或是受细菌感染、异物、胆囊排空障碍等因素影响,导致胆汁淤积,而形成结石。

胆结石一般长在以下几个位置:

多数结石都是位于胆囊囊腔内部,其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

少数结石可能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容易诱发胆绞痛或胆囊炎。

胆结石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进食油腻食物以后或者夜间出现剧烈的右上腹痛,可以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经改变体位或者解痉止痛后缓解。

但是其实大多数的胆囊结石没有任何的不适,当结石阻塞胆囊管时,才会引发胆绞痛甚至胆囊炎;

少数患者在胆绞痛的基础上可出现急性胆囊炎,患者除疼痛以外,还有高热,右上腹触痛明显等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患者的胆囊结石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比如右上腹隐痛、进食后饱胀不适等,尤其是进食油腻食物后更明显,这种胆结石容易被忽视,常被误认为是“胃病”。

胆结石如何治疗?

1、定期复查。无症状胆囊结石可以不做治疗,很多人终身带结石,并不引发症状。但是这部分患者需要定期做B超检查,观察结石大小及胆囊壁变化。

2、药物溶石。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多被患者所接受。

3、碎石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多适用于胆结石直径较小,且结石质地较疏松的患者。

4、中药治疗。应用中药达到疏肝利胆、消溶结石、行气止痛的目的,且中药治疗具有毒副作用小和价格低廉等优点。

5、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方法,目前来说,有两种手术方法:一是切除胆囊;二是保胆取石。

(治疗方法有很多,具体采用什么方法治疗,应该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来决定,医院就诊,医生会定制适合你的治疗方案。)

如何预防结石?

1、多喝水防止胆汁过度浓缩。这里说的水是白水,不是饮料,饮料中的糖、磷酸盐有增加结石的风险。

2、三餐规律,饮食三低。三餐规律就是按时吃饭,两餐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不吃油腻夜宵。饮食三低指的是低脂肪、低盐、低糖,烹调多以清蒸、清炖、水煮等为主,少加味精、酱油、花椒等调料。避免各种方便食品、高脂肪快餐等。

3、蛋白质、油脂不是禁忌。我们常常会听人说胆结石患者饮食要注意油脂和高蛋白的摄入。确实蛋白质和脂肪都会刺激胆囊收缩,但是身体如果没有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对于健康也是不利的。所以建议选择像鱼、瘦肉、低脂奶类还有豆制品这类的优质蛋白质。

过高的脂肪容易诱发胆结石的急性发作,因此建议减少脂肪的总体摄入,建议食用橄榄油、葵花油及玉米油等。

4、适量果蔬。蔬菜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纤维素,胆结石患者应选择低纤维蔬菜食用,比如黄瓜、西红柿、冬瓜等;水果建议吃含糖较低的水果,比如苹果、猕猴桃等,一次不要吃太多,避免引起肠道产气,胆囊收缩。

很多患者得了胆结石以后没有重视,只是偶尔痛一痛,所以选择一拖再拖,直到出现严重并发症才不得不去治疗。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出现问题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注: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违规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zl/106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