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白癜风品牌医院 http://www.wzqsyl.com/ MINI品牌也扛不住了。 近日,MINI中国公布了关于MINI品牌全新电动车型限时礼遇价,并对老客户提供保价的说明。 其中,全新电动MINICOOPER限时礼遇价为14.88万元起,全新电动MINIACEMAN的限时礼遇价为16.39万元起,并对年10月18日限时礼遇价公布前购车的客户推出了保价权益。 本次调价还伴随着产品策略的改变,MINI取消了本来的入门级车型,让车辆配置得到了提升。有网友表示,如果按照相同配置计算,现在MINI电动车型的价格应该下调了最多7万元。 在限时礼遇价发布后,MINI品牌的两款车型也迎来了热销,有消息称,某家经销商两天就卖出了30多辆车。 在各大社交平台,对MINI品牌全新电动车型限时礼遇价的讨论也越来越多,但从行业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降价。 而是通过MINI降价即热销这件事,笔者发现,在中国市场,豪华车的溢价路线可能越来越走不通了。 不得不为的以价换量 在经济学理论上,很多经济学家都对产品溢价的出现有着不同的理论解释。 具体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产品溢价是由于不完全竞争而出现的,当市场竞争不足时,产品就会变为卖方市场,企业就对产品的价格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此时就可能出现产品溢价的情况。 第二种观点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消费者并不了解市场信息,因此会认为高价格的产品一定有高价值,反而会愿意支付高价购买,这种情况会导致品牌溢价。 第三种观点是品牌溢价帮助消费者节省了选择成本。消费者选择产品一定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当消费者认为时间成本大于溢价成本时,产品溢价也会产生。 而MINI的品牌溢价也完全符合这三种观点,首先,MINI所在的市场竞争并不激烈,豪华品牌小型车基本上没有几款竞品;其次,MINI品牌背靠宝马,自然也传承了宝马的豪华基因,拥有高价格的特点;最后,同样是因为背靠宝马,品牌优势让消费者省掉了很多选择成本。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产品溢价其实是在当前市场中买卖双方共同达成的约定,而在燃油车时代,MINI的品牌溢价也是被很多消费者接受的。 但遗憾的是,随着电动化时代到来,这份“默契”的约定,正在被逐渐打破。 在年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50%,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将取代燃油车成为新的市场主流,消费者的购买意向正在向新能源汽车倾斜。 在全新的赛道中,市场上也涌现了很多产品,如比亚迪海豚、欧拉好猫、纳米01、五菱缤果、吉利星愿等,尽管这些产品与MINI并不在一个赛道上,但是也给MINI全新电动产品所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此外,“三电”开始成为新的三大件,并且还有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多个新生功能,这完全是一个新的赛道,大家都站在新的起跑线,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豪华燃油品牌的优势正在被削弱,市场信息逐渐变得透明,产品溢价也更加难以被接受。 要知道,在官方网站上,全新电动MINICOOPER的零售价为18.98万元起,而全新电动MINIACEMAN的价格为20.99万元起,远远高于电动小型车市场的欧拉好猫、比亚迪海豚、吉利星愿等车型的价格。 同时,自主品牌也在电动化时代全面发力,各家的电池技术、电驱技术、电控技术、智能化技术一个接着一个,不断更新迭代,这也让MINI纯电动车型的价格更加没有竞争力。 消费者也知道,现在是全新的电动赛道,自主车型都有着不同的技术,并且配置也更高、价格也更便宜,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多少人会选择MINI纯电车型?是因为宝马的品牌加持,还是因为其独特的设计? 事实也确实如此,继续走品牌溢价路线的纯电MINI,没有被市场所接受。数据显示,自今年7月6日纯电MINICOOPER上市以来,其7月、8月、9月的销量情况分别为辆、辆、辆,自8月27日上市的纯电MINIACEMAN的9月销量仅为辆。 在这种情况下,MINI品牌也意识到,溢价已经成为过去,以价换量已经是不得不为的选择。 至此,MINI纯电动车型降价背后的逻辑,也就很好理解了。 走不通的品牌溢价 除了纯电动车型的产品溢价正在被打破,MINI品牌的燃油车型也不好过。 数据显示,在年,MINI品牌的销量仅为1.82万辆,而在年的销量却达到了3.41万辆,接近腰斩。 到了今年1-7月,MINI品牌的销量仅为0.97万辆,同比下滑42%,这意味着在市场方向的转变下,其燃油车的品牌溢价也逐渐不被消费者认可。 事实上,MINI只是一个缩影。以与MINI同集团的宝马品牌为例,在今年7月,宝马新能源车型销量表现十分强劲,其中宝马i3的销量为辆,宝马iX3的销量为辆,宝马iX1的销量为辆,宝马i5的销量为辆。 然而,强劲的销量却是靠降价换来的。要知道,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