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公众对教育有啥新期盼

时间:2016/4/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国留学生出国后,常会遭受水土不服。半年前,美国媒体乃至出示一组数据称,25的中国留学生停学常青藤,引发社会哗然。中国留学生出国后到底会遭受哪些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准留学生们该如何应对呢?日前,专访了哈佛商学院MBA毕业生Calvin,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发现,有的常春藤名校的中国留学生终究会走向停学的道路,主要原因有3:没法适应海外互动式教学的课堂学习;难以融入当地文化致使的社交障碍;常春藤学校本身严进更严出的招生培养模式。

发言没必要做到最全面,一两句抛砖引玉的话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就好

Calvin说,他和许多中国学生一样,从小也是经历中考、高考。在比拼分数的竞争考核体系中成长起来的,对考试颇有心得并游刃有余。但是,刚进入哈佛,尤其是在竞争剧烈的商学院中,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他也曾感到不适应。

举个例子,在国内学校的课堂中,常常是老师讲授理论知识和习题,学生记笔记,以单向授课为主,每学期期末的考试是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但国外则截然不同,教师采取的是引导式的互动教学法,通过让学生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哈佛的成绩考核体系中,课堂参与与期末考试或论文各占50的成绩。我发现,当老师组织大家讨论时,那些在欧美教育体系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一个个都积极发言,而我,刚开始时却总是插不上话。

Calvin事实上并不是不愿意回答,但很多时候,他总是想着更好地组织思路,等思考成熟后再发言,本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却常常因此错失课堂参与的机会。直到有一天,导师的话点醒了他,其实你的发言没必要做到最全面或最有深度,有时候,你的一两句话,可能也会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思考。Calvin说,确切,仔细想来,那些美国学生说的难道就是真知灼见吗?那些想法有时非常天马行空,但他们敢说、愿意分享,这恰恰是西方课堂表现考核中,最为看重的一点。

在常青藤名校,学习不但限于书本和课堂

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喜欢抱团,华人通常都呆在华人圈,这1现象的背后,除语言障碍很多优秀学生听得懂教授上课的内容,却听不懂日常生活中的俚语,更多的是文化差异。

初入哈佛校园,我和美国同学交换时,常常找不到共同的话题,比如他们讨论的橄榄球、棒球明星,或是音乐、美食等平常话题,对我来讲都很陌生,所以,在一场谈话中,我常扮演着局外人的角色。但我告知自己,必须融入当地文化!与华人在一起,说着熟习的普通话,永久都没法取得进步。因而,第一学期时,我就参加了亚洲商业俱乐部、市场营销俱乐部、摄影俱乐部和哈佛校刊的编写小组等学生组织,通过这些课外活动,我和当地学生有了共同的语言,极大程度地融入了当地文化,也扩大了自己的社交圈。

Calvin强调,很多中国学生不喜欢、不善于社交,到了国外,仍然采取闭门造车的学习方式,下了课就泡图书馆,不参与社团活动,长此以往,就会变得社交圈狭隘,乃至出现心理问题。事实上,在常青藤名校,学习不但限于书本和课堂,我们强调的是综合能力的发展,通过各类活动,培养软实力。埋头死读书在哈佛是没法生存的。

Calvin建议,为了在剧烈和残暴的竞争中生存,中国学生必须早作准备,这些准备不但局限于留学前的推荐信、个人陈说、托福雅思、英语考试等,更重要的是提早适应海外课堂,熟习当地文化,避免水土不服。出国留学,材料申请只是第一步,入学后,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为了在海外高校剧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沟通能力、演讲能力、批判性思惟等必备素质必须从小培养。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http://www.a5city.com/m/"target="_blank">中医白癜风医院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zl/7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