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ldquo秋风起,蟹脚痒r

时间:2020/1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一年四季皆有蟹,但秋冬时节螃蟹黄多油满,是吃螃蟹的好时间。然而,对于不少肿瘤患者而言,吃还是不吃,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民间有“癌症患者不宜进食海鲜,海鲜有发癌作用”的说法,认为海鲜、蟹这类食物是“发物”,都不能吃。因此,即使病人很喜欢,也不敢吃,怕万一吃出什么问题来。那么: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哪些人不能吃螃蟹?

食用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在今天的文章中一探究竟!

一、螃蟹:委屈!肿瘤复发不是我的“锅”

很多人怀着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而不管这些“忌口”的观点有无科学依据,只是一味盲从。并且,很多营养学家都认为,这种说法并无确切依据,癌症患者不能吃“发物”的说法是否正确,也不能一概而论。

螃蟹不仅以味美而著称,而且营养丰富。

每克蟹肉中含蛋白质17.5克,脂肪2.6克,碳水化合物2.3克,钙毫克,磷毫克,铁2.9毫克,锌3.68毫克,维生素A、B1、B2,还有烟酸,胆固醇和10多种游离氨基酸,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适量食用,对于患者的均衡营养摄入和作为额外的营养补充而言,也是极好的。

实际上,肿瘤是否复发和扩散,与肿瘤细胞的内在基因调控有关,而不是因为吃了所谓的“发物”引起的。

那么,什么是发物呢

所谓“发物”,通常是指能使疾病加重或诱发疾病发作的食物,但这些疾病大多是指一些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等)。

所以,对于本身是「过敏性体质」的患者而言,螃蟹并不适合食用,容易引发皮肤问题。

有些人吃了螃蟹之后,会发现身上起一块一块的红疙瘩,而且还很痒,这就是过敏吗?

是的,这就是典型的吃了螃蟹过敏的表现。有过敏史或有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的人,最好不要吃蟹。

二、吃螃蟹:两不吃、四少吃、一适量

对于喜爱食用螃蟹的患者而言,虽除过敏体质外,可以摄入,但在吃螃蟹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原则,避免因食用不当造成其他伤害。

01

不吃生的

螃蟹生长在江河湖泊里,又喜食小生物、水草及腐烂动物,蟹的体表、鳃部和胃肠道难免会沾染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如果是生吃、腌吃或醉吃螃蟹,都有可能感染一种名为「肺吸虫病」的慢性寄生虫病。而感染后,肺吸虫寄生在肺里,会刺激或破坏肺组织,能引起咳嗽,甚至咯血;若再侵入脑部,则可能引起瘫痪!据专家考察:

生吃蟹,肺吸虫感染率高达71%;

吃腌蟹和醉蟹,肺吸虫感染率高达55%;

把螃蟹稍加热后再吃,肺吸虫感染率降为20%。

所以,吃完全蒸煮熟的螃蟹是最卫生、安全的。蒸煮螃蟹时要注意,在水开后再煮20分钟左右,煮熟、煮透才可能把蟹肉的病菌杀死。

有时在网上采购了十几只螃蟹,经过运输总不能全活,扔掉觉得怪可惜的。既然不能吃生蟹,那么,死蟹可以吃吗?

一般而言,不建议大家食用已死亡的螃蟹。

螃蟹死后的僵硬期和自溶期大大缩短。其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得蟹肉里的蛋白质分解产生组胺。

蟹体内积累的组胺越多,毒性越大,而且即使煮熟煮透,毒素仍不易被破坏。因此,食用死蟹可能诱发呕吐、腹痛、腹泻情况。

除此之外,垂死的蟹也最好别买。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螃蟹都一定要吃活的。许多海水蟹被捕捞后,离开海水很容易就死了,特别是一些远洋捕捞的。

比如,梭子蟹等海水蟹不一定要吃活的,但捕捞船上的速冻和保鲜是很重要的。

02

不吃四个部位

吃螃蟹时,必须除尽蟹鳃、蟹胃、蟹肠、蟹心四样物质。打开蟹壳时,两侧的灰白色条状、柔软的部位就是蟹鳃,它是螃蟹的呼吸器官,直接和外界接触,容易积攒污物和重金属等。位于蟹壳前半部、眼睛下方的三角形部位是蟹胃,一条黑色条状物是蟹肠,这两个部位是螃蟹的消化器官,里面装着食物和代谢物,也有积攒污物的可能。蟹心位于蟹黄或蟹膏中间,呈六角形,被人们认为是螃蟹“最寒”的部位。此处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留有较多血液,其血液成分与人体有较大差异,容易引起免疫反应。

03

四类人少吃

①螃蟹性凉且属于高蛋白食物,较难消化,因此患有慢性胃炎、慢性腹泻、胆囊炎、胰腺炎等消化系统不好的人不适宜。②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胆固醇,因而对于三高人群、心血管疾病患者其实都不适合,会加重病情。③肝炎患者胆汁容易分泌异常,消化系统功能可能失常,如果还进食难以消化吸收的高蛋白螃蟹,可能会引起腹胀、腹痛或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④感冒发烧的时候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螃蟹是高蛋白食物,食用后不易消化吸收,易使病症加重。

04

适量吃

按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中的推荐,水产品的适宜摄入数量是一次吃40~75克(可食部分),相当于带壳的螃蟹~克,且一周内最好食用不超过3次。克的带壳螃蟹,大概相当于一个4两重的大号螃蟹。

小答疑1:螃蟹不能和柿子一起吃吗?

民间传言说二者一起吃会拉肚子或长结石。实际上,食物相克本就是个伪命题。很多所谓“相克”的食物,在食用后出现身体不适,大多是以下3种情况引起:

食物不洁;

食物过敏;

食用方式不正确。

比如吃死蟹、半生不熟的螃蟹、空腹吃螃蟹等都有可能拉肚子;而大量吃柿子,空腹吃柿子也有可能患上胃柿石症。反过来说,只要不过量吃柿子、不吃没有熟透的柿子、把螃蟹彻底煮透,你自己对海鲜又不过敏的话,正常的柿子和螃蟹一起吃,一般不会有事。

小答疑2:痛风患者不宜吃螃蟹吗?

螃蟹属于中嘌呤食物(25mg-mg/g),嘌呤含量在82mg/g左右,与我们常吃的猪肉、牛肉等食物在一个档次。而很多人爱吃的蟹黄,是母蟹的肝脏和卵巢的组合体,嘌呤含量远高于螃蟹肉,属于高嘌呤食物(≥mg/g)。螃蟹虽然不是引发痛风的“元凶”,但也是导致突发疾病的“帮凶”。因而,不论病情如何,痛风患者和高尿酸血症者都应忌(少)食用螃蟹。痛风患者要养成低嘌呤饮食的习惯,多吃蔬菜、水果。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zl/82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