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即胆石症,是指胆囊和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据了解,我国胆结石发病率为8%~10%,近年来此病大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胆结石的临床证型 得了胆结石,临床症状主要有胁痛、腹痛腹胀、背痛、肩痛、胆绞痛、恶心、呕吐、暧气、厌油腻、纳减、恶寒、发热、黄疸等症。 其严重与否主要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及有无发生流出通道梗阻或感染的情况。如果结石大小合适、位置又正巧避开要道,很多患者终身都会没有症状。 胆结石的易患人群 久坐不动的人 平时不爱运动,无助于胆汁排出。长时间处于蜷曲体位时,会使腹腔内的压力增大,胃肠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而饭后久坐,更会影响胆汁酸的重新吸收,让胆汁中的胆固醇与胆汁比例失衡。 不吃早饭的人 平时胆汁储存在胆囊中,吃饭时刺激胆汁排出,通过胆管进人肠道参与消化。胆汁经胆囊一夜浓缩,会变得越来越黏稠,如果早晨不吃饭,小肠分泌的缩胆素就会明显减少,而胆囊黏稠的环境本身有利于细菌繁殖,会形成胆结石。 爱吃油腻食物的人 80%的胆结石患者与吃得太油腻有明显关系。 饮水少的人 平时不爱喝水,不利于胆汁稀释,易增加胆结石形成。 肥胖的人 饮食结构长期处于高脂、高糖、高胆固醇状态,胆汁的成分变得异常,会加快胆结石的形成。 患糖尿病的人 我国糖尿病群体中约31.5%的患者合并有胆结石。糖尿病人本身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就低,没法很好地抑制脂肪分解,致使合成的胆固醇增多,胆汁的溶解平衡被扰乱。 肝硬化病人 肝脏是生成胆汁的主要器官,若肝功能受损,经肝脏加工的非结合胆红素就无法正常和葡萄糖醛酸结合成溶解状态,这种不稳定的胆红素流入胆囊后很容易析出。 胆结石的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清淡与卫生 别吃太油腻的食物,胆结石患者中的80%为胆固醇结石,这类结石与血脂代谢有明显关系。另外,吃生冷瓜果要洗干净,再用清水冲洗,以防吃人虫卵及残留农药。许多胆结石的病例都是因为吃了不洁的食物引起的。 按时吃早餐 这对胆结石患者非常重要,不可让空腹时间太长。 多喝水 喝白开水有助于促进胆汁稀释,每天坚持饮水,不应少于毫升。若能常饮玉米须水、生姜水、绿茶水、绞股蓝水更好。 多吃利胆食物 胆汁分泌多对胆囊内的结石有溶解作用。应多吃山楂、乌梅等具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的食物。 多吃维生素丰富的绿色蔬菜、水果 如胡萝卜、西红柿、菠菜、白菜、苹果、香蕉等。 按时服药 药物的作用是阻断结石形成,所以要按时服用排石药物。 适当运动 运动有助于胆汁排出,促进消化。 查体 为确保实时监控,结石患者最好每半年复查一次,经过正规治疗后,检查胆结石、胆囊息肉是否有变化。 编辑 淙淙 一审 粥粥新新 二审 飘飘 做智慧老人,就看宁波银龄 长按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