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进补的好时节。说到进补,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方式通常是食用大鱼大肉等滋腻性质的补品。然而,我们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补这些油腻、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患有胆囊结石的人群在进补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了! 胆石症是引起腹痛的常见原因,许多胆结石患者被确诊时心里都会有些懊恼,为什么偏偏就轮到我呢?怎样做才能尽量避免胆结石的发生? 人的胆囊长什么样?胆囊为什么会长结石?胆囊结石是一个古老的疾病,现在我国成年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大概为10%,中年妇女可高达15%。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多个方面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仍未完全弄清楚其发病机制。 目前主要以下几个医学界普遍认可的机制: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平衡的破坏、人体肠-肝轴结构破坏和(或)功能紊乱、胆囊运动功能的异常、胆囊感染、机体代谢功能失平衡以及雌激素的影响等。 胆囊长了结石会有什么症状?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在体检的时候发现,医学上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 部分胆囊结石患者通常是在进食油腻、高脂肪食物后出现右上腹部较剧烈的疼痛为:胆绞痛,如果右上腹部疼痛不明显,容易误诊为“胃病”,而延误治疗。 典型的胆绞痛位于右上腹部或剑突下,呈阵发性,或者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疼痛可放射至右侧肩胛部和背部,并有些患者会有恶心、呕吐症状。 如果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述症状,医院进一步检查,最简单有效的就是腹部B超检查。B超确诊胆囊结石的准确率为95%~98%。 怎样预防胆囊结石?胆囊结石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女性、肥胖、多产、高血糖及高血脂是已被公认的高危因素。 针对上述高危因素,我们建议: 1) 避免典型的西方饮食,如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及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2) 多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蔬菜、水果可降低患胆囊结石的风险; 3) 饮食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4) 坚持每周运动3-4次,每次运动30分钟,保持健康体重; 5) 监测血糖、血脂水平,必要时服用药物调节; 6) 胆囊结石具有家族聚集的特点,故有近亲患者胆囊结石的应每年体检排除; 7) 甲、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群为胆囊结石的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by/102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