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良辰吃粽子啦

时间:2021/7/1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方块三角圆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01

端午节吃粽子

吃粽子清热除烦

中医认为,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都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总的来说,粽子有清热除烦、助脾开胃的作用,特别适合初夏食用。

甜粽,咸粽,肉粽,豆沙粽,枣子粽,香菇粽,八宝粽......各式各样的美味粽子新鲜上市,但对有些人来说,能不能吃,吃多少合适,要注意哪些问题,你了解吗?

02

吃粽子要注意

传统的粽子大都是用芦苇叶包糯米,糯米再掺上肉、豆、枣类制成。这里对血糖有直接影响的主要是糯米。糯米饭的血糖生成指数为87.0,大米饭血糖生成指数为83.2。由此可知,从血糖生成指数来说,糯米饭的血糖生成指数比大米饭的还要高,很明显,食用粽子后,对血糖的影响不容忽视的。所以糖尿病人吃粽子,是有大前提要求的,即血糖控制需保持稳定。在合理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后,也可以适量食用粽子。

减肥人士注意啦!

1颗蜜枣粽(大卡)≈1.9碗米饭

1颗豆沙粽(大卡)≈2碗米饭

1颗鲜肉粽(.5大卡)≈2.25碗米饭

1颗蛋黄肉粽(大卡)≈2.3碗米饭

自己看着办,该吃多少自己心里有点数就行!

以下人群也要慎吃粽子:

心血管疾病患者:重油、重咸或重甜馅的粽子会造成血糖升高、血液粘稠度增高,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人群吃太多的话,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加重患者病情。

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患者:别吃肉粽、蛋黄粽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的粽子,以免加重病情。

胃肠道疾病患者:粽子黏性大,性温滞气,同时还含有大量脂肪,煮熟的粽子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进食后会增加肠胃负担,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人最好少吃或别吃。脾胃虚弱或消化功能不佳的人也要少吃粽子。

03

吃粽子还要注意

粽子要熟透再吃:粽子最好不要凉着吃,吃前要彻底加热。一是糯米和粽子馅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二是粽子粘性大,同时较为油腻,食用变凉的粽子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别把粽子当早餐:早餐应当兼顾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膳食纤维、蛋白质和脂肪等,而粽子除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外,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基本没有,无法满足人体上午的营养需求。

享用要适量:每天吃粽子别超过50克,也就是半个或1个。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适量喝些清淡的茶饮,如普洱茶、菊花茶都是不错的选择,帮助吞咽和消化。

运动助消化:如果实在担心吃完会长胖,不如利用运动把吃进去的热量全都消耗掉。注意不要吃完马上运动,可以先休息1小时再进行运动。

家有老人和孩子的还要注意除了不能多吃,还有含枣粽子里的枣核,细嚼慢咽,小心卡到!

小朋友的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消化情况:

大便每日是否正常?

早起是否有眼屎?

闻闻是否有口气?

伸舌头看看舌苔是否变厚?

消化不好就先不吃粽子啦!家里备点三星汤(炒谷芽,炒麦芽,炒山楂)喝两天三星汤,配合吃素,消化好了再吃吧!

有问题来问桔梗阿姨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by/104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