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伸:一身正气 火眼金睛(先锋足印·核心价值观践行者) 他每天像风一般急匆匆地在家、单位、法庭、看守所之间穿梭奔走,生活得简单而充实;他每天像旋转的陀螺一样在案卷、书籍、电脑之间循环往复,工作的繁琐让他充满豪情。他,就是甘肃武威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检察员蔡林伸。 一身正气,“火眼金睛”。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蔡林伸一直战役在公诉一线,起诉准确率100%。2014年,蔡林伸被授与全国“模范检察官”称号。 2004年的一天,一名老太太敲开了蔡林伸办公室的门。她的儿子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蔡林伸则是案件的公诉人。 和蔡林伸此前接待过的被告人家属不同,这位时年70多岁的老人还裹着“小脚”,行动极其不便。但是,她一大早就从农村动身,就为了来问问“儿子的案子办的咋样了”。由于儿子“被抓”,没人给钱买车票,所以老人一路走着来到检察院。“我当时觉得特别惭愧。”蔡林伸说,“要是能再快点办理案件,老太太也不 从业10多年来,蔡林伸办过的数百件案件,没一件错诉、没一件漏诉。作为业务骨干,他承当着全处40%的公诉案件、60%的疑问复杂案件,前后承办了兰州市原副市长杨某受贿案、甘肃省质检局原局长毛某受贿案等一批在甘肃乃至全国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为提高业务水平,蔡林伸一方面专心研读法学理论知识,一方面虚心向经验丰富的领导和同事请教,仔细翻阅其他干警的审结报告,从中汲取办案经验。 “我酷爱公诉工作!但这类爱也是难舍难分、爱恨交加的复杂 为什么“爱恨交加”?“公诉工作费心费力。有时开完庭回到家,一句话都不想说。”蔡林伸坦言,“庭审一些大案要案,要在几天里和3四个辩护人延续不停地、剧烈地辩论交锋。回家后,脑袋都木了。”同时,公诉员常常在一段时间里同时办理几个不同类型的案件,“几个案子搅在一起,感觉全部人都会处在一种精神分裂的状态。”蔡林伸说,有时大家会开玩笑说“再也不干了”,但等到该办案时,“这类案子我没办过,让我来吧”,大家仍然会变着方法主动请缨。 在蔡林伸看来,大家“嘴硬心软”正是“爱恨交加”的表现。他觉得,公诉工作的魅力就在于,通过大量的前期准备,依托公诉人员精深的能力水平、业务素养,最后能出色地完成庭审抗辩,“全部人就像泡了个热水澡一样,疲劳一扫而空,舒服。” “办案时必须根据可靠的证据,进行充分细致的审查,重视证据与程序的审查,才能得出公正的结论。”蔡林伸说,“开完庭出来的时候,旁听的大众自发地夹道鼓掌欢送我们,我当时眼泪就流下来了。这样的工作,你说我怎能不爱?” “这么多年来,我对办案最大的感触,是两个词:‘谨慎’和‘正直’。” 蔡林伸告知,公诉工作决不容半点懈怠,“每一个案子都关乎被告人、当事人和他们背后的家庭的命运,不容出任何过失闪失。” 在蔡林伸看来,做人身要直、心要正、骨头要硬,作为公诉人要凭良心办案,凭事实办案,凭法律办案。办案进程中,很多当事人及其亲属或要请吃或塞红包,都被蔡林伸谢绝了,“作为党员、检察官,必须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做人坦荡,做事就踏实,办案就有底气。” SourcePh">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by/7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