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吃了一口粽子,结果傻眼了原因竟然是

时间:2020/10/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端午节前夕,我院针对胆囊结石患者如何正确吃粽子进行了重点科普,引起了不错反响。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仍然有一些结石患者朋友管不住嘴巴,使小毛病升级为大麻烦。武汉市的黄女士,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原来在端午节前夕,黄女士仅仅是吃了一个粽子就诱发剧烈胆绞痛。经检查后发现原来是胆囊里的小结石因胆囊收缩被挤压到胆总管引起梗阻,引发肝功能异常,而且还随时可能诱发可致命的胰腺炎。

来自网络

小结石不被重视引起大麻烦

黄女士今年49岁,家住武汉洪山区,她和胆结石的渊源早在年的时候就开始了。当时她在做其他检查的时候被无意中查出胆囊泥沙样结石,医生建议做手术但是因为症状不明显,平时疼痛发作的次数也少,她并没有重视,就没打算做手术。今年6月11号,在吃了一个鸡蛋饼之后,黄女士突然腹痛不止,以为是胃上出了毛病。等到12医院一查,才知道问题不在胃上,而是没管过的胆囊结石这个老毛病又犯了。得知医生要把她的胆囊切掉,她很是犹豫。又想到自己的工作还没交接好,她还是选择匆匆回了家。

回家后,疼痛好多了黄女士也没有在意了。万万没想到,14号那天,吃罢饭后,就吃了那么一个清水粽子,就把自己再次“吃”医院。而这次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除了胆囊多发结石,在她的胆总管下段,还有一颗小结石卡住了,不及时处理的话,随时还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情况危急。

来自网络

医院

一台手术解决全套问题

听侄姑娘说自己的一个朋医院做了保胆取石手术,手术很成功,而且医护人员的技术和态度都很好,黄女士就在16号上午住进了我院。图

沈章义院长为患者做检查经查,黄女士胆囊里有十余颗0.8*0.6公分的结石,胆总管下段还有一颗0.7*0.6公分的结石,且肝功能异常。我院院长、肝胆结石主任沈章义亲自为黄女士做了手术,结果让她非常满意。此次手术,除了顺利解决了她胆囊和胆总管里的结石外,医生还将她功能良好的胆囊给保住了。图

沈章义院长正在为患者手术目前黄女士恢复得不错,已经康复出院。出院之际还总跟医生开玩笑说:“我这本来就是个简单的胆囊结石小手术,只需要三天左右就可以出院,结果一个粽子下肚,整成了复杂大手术,至少要十天才可以出院。都是嘴巴惹的祸,我这是吃了个‘天价’粽啊!”

小毛病不可大意

及时就诊很重要

综合黄女士之前的检查结果,沈章义院长分析表示,黄女士胆总管下段的结石,极有可能是因为进食了不易消化的粽子后,诱发胆囊强烈收缩,导致小结石排到胆总管里。如果结石再往下走,有时甚至会诱发急性胰腺炎让生命陷入险境。图

黄女士在我院接受治疗粽子糯性很强极不易消化,而人体胆道和胰管通过共同开口汇入十二指肠,进食粽子后容易诱发胆道强烈收缩和胰腺消化液分泌增加,容易将胆囊里的小结石挤入胆总管,而病人若存在胆道结石等问题,会造成胰液等引流不畅从而导致胰腺炎的发生。而急性胰腺炎发生后,患者心、肺、肾、肝、胃肠道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及凝血系统等都会受到损伤。当伴有持续48小时以上的相应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立即进入ICU进行规范系统治疗。沈章义指出,在端午节前后,胆结石患者大量进食粽子,引发胆绞痛甚至重症急性胰腺炎等问题相当普遍。对此,他很是担忧。图

黄女士术后恢复良好

由此,沈院长提醒广大市民,面对可口的粽子,正确的做法是适量食用,不可贪食。同时应经常接受体检,了解自身可能已经存在的高血压、胆结石等基础疾病,并接受相应正规治疗。而患有上述疾病的人群,应合理饮食,避免食用高脂及难以消化的食物,否则可能诱发大问题。一旦出现恶心、腹痛、腹胀等症状,医院就诊,及早明确诊断,争分夺秒地治疗。

END

精彩分享

比“秦昊带你去爬山”更可怕的,还有这些……

征兵季

别让结石,阻挡你的参军梦

小龙虾+啤酒=夏天标配?医生:小心结石找上门

得了胆结石需要忌口吗?这些常见病的『忌口』问题,千万别搞错了

扫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zl/76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