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读者致电本刊热线,说自己几年前体检时查出患有胆囊结石,但没有明显症状。近来,却总是隐隐感觉右侧腹部有些不适,希望能听听专家的建议。昨日,医院肝胆胰疝外科主任王劲。他告诉记者,胆囊结石一直是困扰许多人身心健康的大问题,虽然有些胆结石患者通过各种方法来调节或排石,但效果一直不好,甚至情况越来越严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人们对胆囊结石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王劲表示,在多年的门诊和临床诊断治疗中,发现很多胆囊结石患者存在几大误区:一是胆囊结石没有症状就先不用治疗。其实,据有关统计显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胆囊结石是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被诊断出来的,也被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从理论上讲,所谓“无症状”只是相对的,也只是暂时的,随着胆囊病变的发展,机体抵抗力的逐渐降低,胆囊结石就会出现症状。如果因为胆囊结石暂时无症状就任其发展,就会失去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二是胆囊结石体积小,等大一些再治疗。临床表明,胆囊结石不是越小越安全,因为直径超过1厘米的结石,既不容易卡在胆囊管里,更不会掉入胆总管,很少会发生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等并发症。而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患者,大多是直径在5毫米以下的结石。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小胆囊结石更危险。 三是把胆囊结石当成胃病治疗。患胆囊结石症的人98%伴有胆囊炎,这些炎症的存在影响胆汁的正常成分,使胆汁帮助消化的功能受到了很大的损害,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反复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特别是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还有许多患者自诉“心窝处疼痛”。这些都是结石性胆囊炎的表现。 四是患了胆囊结石就一定要切胆囊。许多人认为,得了胆囊结石后,一步到位,直接切了胆囊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切不切胆要看胆囊结石问题的严重程度,还需要根据自身身体素质或其他方面的因素来看,不能盲目切除胆。如果胆被摘掉,对身体的伤害相当大。 王劲提醒,一定要合理膳食才能预防胆囊结石:首先,胆囊结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蛋黄等胆固醇含量极高的食物。因为食用高胆固醇的食物,是胆囊结石形成的第一大因素。其次,多吃蔬菜、水果和菌藻类食物,像魔芋、木耳、海带、裙带菜、洋葱、南瓜等,这些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都有助于胆固醇的排泄。第三,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吃饭没有规律会导致肠胃、肝胆功能紊乱,胆汁浓缩会给胆固醇沉积创下条件。另外,饮食不卫生也是促使胆囊结石形成的直接原因。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孙阎河 资料库提供图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iwpi.com/jbzz/10630.html |